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重渡沟--07-8-11

(2007-09-11 09:23:18)
分类: 随心所写(我的图文日记)
 
    

    前些天,想着趁暑假带铭铭去黄山旅游,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行。没办法,作为补偿,决定用周末时间带铭铭去有北国水乡之称的重渡沟散散心。
    来到重渡沟,宛若来到南方小镇,竹林摇曳、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那种轻灵和秀美让你不忍碰触且留连忘返。
    进入重渡沟景区,成片的竹林展现在眼前,让人感到一股潮湿和凉爽。路边小溪流过,水声潺潺,清澈见底。白墙灰瓦的农家宾馆矗立在道路两侧,大多两三层楼,整洁干净。竹林掩映处,小桥流水旁,是一个个凉亭式的小吃间,有酒吧、烧烤间、冷饮间、品茶间,里边整齐地摆着桌椅,游客悠闲自在地坐着品茶、聊天。

感受重渡沟--07-8-11
    吃过午饭,我们便顺着滴翠河逆流而上前往滴翠河景区。滴翠河景区美在竹林。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的竹海绘成了滴翠河景区的主画面,天女植竹、竹林长廊、幽竹寻溪、竹掩农舍等景观更是锦上添花,成为点晴之笔。这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气温在摄氏37度左右,可在重渡沟无际的竹林漫步,却感觉不到一丝暑气。微风轻拂,送来缕缕清新的竹香;夏蝉低吟,带来声声夏日的流韵。潺潺的溪水在脚下浅吟低徊,亭亭的秀竹在微风中发出哗哗的轻响,一时间,真让人仿佛身在江南了。

 感受重渡沟--07-8-11
  重渡沟以水美闻名,曾有人称之为“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幽竹寻溪,越向纵深处走,这种感触就越深。一边是巍巍的丛绿,险峻的山如斧凿般陡峭,一边是蜿蜒的溪水,在我们身畔始终相随,弯下身子就可触摸。曲径通幽,石块铺成的小路随着山势渐渐升高,有时从溪流上穿过,我们就踩着水中的石蹬跳跃前行,有时从瀑布旁边经过,那飞溅的水花会珠玉般洒落在我们身上,凉凉的令人精神一爽。

    感受重渡沟--07-8-11

    感受重渡沟--07-8-11
  滴翠河景区的瀑布没有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气势,它更象一个顽皮的孩子,在莫名的诱惑下顺山崖往下跳,或者更象天真的孩童坐着滑梯在游戏,运动中透露出娇憨可爱,调皮中展示着妩媚秀丽。这让我不禁想到叶圣陶的《瀑布》:“……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瀑布有几丈高吧,白色的水练被突出不平的山石扯成平滑的几绺儿,如仙女舞动的白绸,灵动异常。周围深深的绿色,仿佛一个巨大的摇篮,把瀑布装在里面,珍藏在夏日的浓荫里。阳光照在瀑底潭中,再映到飞瀑珠帘上形成七色彩虹,那五彩缤纷的景象很容易使人想到蓬莱仙阁的海市。长久伫立在瀑布下,细听那瀑水发出的声音,如阵阵轻风吹过竹林,如海边的轻浪涌上沙滩,让人产生一种迷幻的冲动,真想坐在下面感受一番轻柔的抚弄。

  感受重渡沟--07-8-11
  我们一行几人走走停停,又在沿途买了一些竹子制作的水枪和小水桶,这可乐坏了孩子们,不停地去吸水互射,夸张的笑声溶入水中,使清越的水声更增添了快乐的神韵。走热了,我们把双脚浸入水中,可溪水冰凉刺骨,一会儿时间就把脚和腿击得通红,竟有点儿疼痛的麻木,于是不敢在水中久呆。一路走来,看到好几个瀑布,拍照、戏水,竟感觉不到累,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景区的深处有一个叫农耕村的人造村落,是仿照民国时期豫西山区的民俗建的村落,里面展示一些当时的民俗风情和农事活动,本想带铭铭进去见识一下,无奈天色已晚,只好作罢。

    感受重渡沟--07-8-11

    感受重渡沟--07-8-11

    感受重渡沟--07-8-11

    感受重渡沟--07-8-11
    晚上,旅游中心在景区的中心广场举办的露天消夏晚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大家可以自告奋勇地上去表演节目,和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其实这里最吸引人的不是风景,而是这种水乡竹韵的感觉,如果能在这里住上一周,抛开一切烦心的事情,尽情享受假日的悠闲,那该多好呀!
    回到农家,还无睡意,便和主人闲聊,问起“重渡”的来历,据主人讲,相传东汉时期,刘秀因战事不利,败走到这片地方,眼前出现一条河流,看看追兵将近,只得命军土徒步涉水过河,渡过河后继续前行,正行之间,又一条河流挡住去路,只见河水清彻见底,与众不同,急忙让手下打探这河叫什么名字,可手下找了很久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只得回来禀报,刘秀见此,想了想说,这是我们过的第二条河就叫重渡过沟吧,重渡沟因此而得名并留传至今,其实刘秀渡过两次的河就是伊河,故名重渡倒也贴切。当然凭我们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是不难感觉出这个典故有些牵强,但我是宁愿信其有的,我们无法考证更无心考证其真伪,总希望有一个美妙的传说留存与世,与重渡沟和谐共生。
    一夜无梦,在清晨的阳光中,伸了懒腰,吃了农家饭,鼓鼓劲,准备登山去金鸡河景区。原来昨天的山林,也是倦了,沐浴在阳光的一切是如此不同,叶绿得晃人眼,水清的发亮,连游人们也都个个光彩照人。入得深山,才知晓:昨日只识其温柔的一面了。原来,重渡沟也是险的。剑插泉、象吐泉、铸链泉、天井泉等汇集成一条金鸡河,循着水势而行,竖直上下的阶梯,仰面只看到上面人的脚;水中的独木桥,浅浅浮在水面,走在上面颤颤巍巍;险虽险了,却无惊心神,失足也不过湿衣,更添乐趣。山行的动力,就在于那一处处勇敢跳跃的瀑布:“飞虹”、“金鸡谷”、“震天雷”、“双叠”、“泄愤崖”、“天井泉”……的确如此,金鸡河景区美在瀑布。最爱“泄愤崖”,泄愤崖上倾泻的飞瀑如披散的长发仰天怒吼,落下聚为一潭,似乎在酝酿着新的力量,然后再落下,一波三折,一咏三叹,呼啸与呐喊此起彼伏,仿佛诉不完人世沧桑,道不尽千年恩怨。飞泻的激流以山之刚烈、水之柔情、天之空阔、地之豪放荡涤着你心中的积愤,冲涮着你胸中的伤感,抚慰着你心灵的创伤,激发着你满腔的亢奋,不由使人领略到人生之要义,感悟到生命之真谛。

    感受重渡沟--07-8-11

    感受重渡沟--07-8-11

  过了泄愤崖,已经等到了一千多米高的海拔,极目望去,山上的树叶红黄相间,层林尽染,令人心旷神怡。当我们疲惫之极时,终于走到了重渡沟的源头--剑插泉。泉水从山洞里汩汩而出,永不倦怠,掬一捧山泉饮下,一股清凉甘冽顿时浸透五脏六腑。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涌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

    感受重渡沟--07-8-11
    一行人再向上,走来到好汉坡前,"这么陡啊!"有人惊叹!上还是不上?一番争论,有人上有人留,这次可是真的登山了,因为此前的路只能算是走来的。此时路真的很陡,好在有绳索可援。我们登登停停,前呼后应,互相鼓励。不时询问从上面下来的人:"还有多远?"笑曰:"不远。"且一脸灿烂。于是信心倍增,大汗淋漓地登到上面,"我是好汉",四个由石子砌成的大字呈现眼前,心中顿生豪情无限。
  做了好汉更想当英雄。上了英雄岭,就登上顶峰--倚剑峰了。怎奈已是正午时分,时间来不及了,因为下午两点就要返洛了。看来只有日后再来当英雄了。为了赶时间,我们壮起胆子坐了一次“天下第一滑道”,也就是从山上蜿蜒乡下的大滑梯。虽然有些害怕,但想到漫长的山路,也就顾不上想那么多了。在旁边观摩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戴上屁股垫,勇敢地坐到了滑道上,一路欢叫着冲下山去。

     感受重渡沟--07-8-11
     坐在回家的车上,眼前还回想着重渡沟的山水,风波桥处的葱茏翠竹,或是泄愤崖前飞溅的水花,抑或剑插泉眼里长流不断的汩汩泉源,对于我,已经有些眷恋了。确实如此,我喜欢有山有水的自然风光,但山水看得多了,觉得都差不太多,无非是高山、瀑布,只是水多水少略有不同而已。水多些,水清些,可以光脚走在水里,感受一丝清凉,山也多了些灵秀;水少了,累一些,景色差一些,山也显得僵硬。重渡沟的金鸡河、滴翠河确实不错,山清水秀,瀑布重重,边登山边赏景,山不高,走得不累,清清的山泉在脚下流淌,掬一棒水,放在手中,清清的凉凉的。孩子们买上一个用竹子做的小水枪,吸上半管水,打出来,一股白色水柱射向远方,那种感觉真得很好。那是一种别样感觉,一种悠闲的环境,是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我真想在那里住下来,让自己也沾上些灵秀。

    感受重渡沟--07-8-11

             这是在金鸡河景区入口处的千年菩提树

   不知道佛祖在一个怎样美丽的时刻从这棵树下成佛而去,却留下了这棵菩提成了人们寄托梦想的神物,也许正是由于这棵菩提的佑护,重渡沟及重渡沟人才世世代代繁荣昌盛,美丽如斯。

 感受重渡沟--07-8-11

 感受重渡沟--07-8-11
    是啊,休闲养生首选地,水乡竹韵重渡沟!既有重渡沟,何须下江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