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铭铭一起学《弟子规》

(2006-09-13 09:15:48)
分类: 我家有女初长成
           这两天我生病了,在家整整躺了两天,铭铭放学后总是端茶送水不离左右,我很感欣慰。铭铭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弟子规》上不是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嘛。”
      说起《弟子规》,今年拖二小给每个一年级新生发的新生手册中就有《弟子规》,并要求每个学生在两个月内学懂背会。刚开始,我对学校这种做法还不太理解。但是当我完完整整的读完《弟子规》,我觉得学习诵读《弟子规》十分必要,从孝敬长辈、待人接物,到个人言行的自律,《弟子规》都讲得非常清楚。言简意赅,琅琅上口,很适合小学生们学习。
      现在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成绩,但很少有人去反省导致不同学习结果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其实孩子之间智力差距是有限的,差距巨大的是思维品质、学习品质、行为规范等。而品质的培养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它形成人的态度、观念、行为,这些决定他与生存的环境相处得如何。一个具有良好生活品质的人应懂得如何与周边环境相处,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人则懂得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获取。举例来说,坚持不懈、善于反省、独立思考,都是一种学习品质,而拥有这些品质的孩子学习不会不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对于小学的孩子而言,品质的塑造更胜于知识的灌输。《弟子规》教我们一些做人的基础规范,这是一个人优良素质养成的基础。而且科学调查证明诵读能稳定孩子的情绪,舒解脑部压力,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开发智力。而经典著作经过几千年的流传,是公认的有“价值的书”,这些传统的精髓对陶冶儿童性情、涵养气质,培养人格智能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我便积极配合学校和铭铭一起诵读《弟子规》,每天教十句,边读边讲解,给孩子讲讲故事,说说道理,让铭铭知道什么叫爱,什么叫孝,什么叫宽容,什么叫谦让。
     当然作为一本融入儒家精华的著作,《弟子规》中也常见“父母责,须顺从”(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亲所恶,谨为去(凡是父母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长者立,幼勿坐”(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丧三年,常悲咽”(父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常常哀思父母的养育之恩)等思想,有些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人生观有些出入。对于书中含有的一些封建糟粕思想,需要我们指导孩子,让孩子们自觉识别和摒弃。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现在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我和铭铭一起学《弟子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