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云空间”赋予博物馆新活力
(2022-06-07 09:59:59)“突破线下游览的限制,走进原状陈列的‘全景展厅’,仿佛一脚踏入了明清宫廷的生活场景。”36岁的北京市民丁玲在居家隔离期间,在故宫博物院微信公号上,遍览太和殿、寿康宫等原状陈列展厅,还跟随地图导览,细细品味了“何以中国”等展览的“线上全景展厅”。(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
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百万余件文物,均进行了数字化转换,被收录进数字展库,人们用手指轻轻一触,就可以通过手机进行线上浏览,还可以从“三维”视角反复查看文物图片,甚至能够进行拆解查看,从深层次了解文物的形态和蕴藏于背后的历史……近年来,数字化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大趋势,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开辟了博物馆的“云空间”,公众可以随时随地漫步云端走进博物馆。
近年来,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很多家庭钟爱的文化活动。不过如今博物馆数量众多、种类各异,一个人想要参观完所有博物馆并不现实,特别是在疫情形势下,人们的出游受限,网络就成为参观博物馆的便捷渠道。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走上云端,突破了时空界限,人们可以很方便就通过网络参观,虽然缺少身临其境的观感,但网络展陈也能让人从不一样的视角去欣赏文物,带来别致的参观体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在如今的网络发展与技术背景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迎来了重要契机。很多博物馆已运用短视频、直播、网络展览等形式与观众见面,并且不断创新数字化展演方式,推出了众多线上展陈新产品,还利用AR、VR等新技术手段丰富体验,增强互动性与沉浸感,大大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
如今,博物馆早已不是单纯的文物收藏场所,需要被更多人发现、呵护与欣赏。要让博物馆借助“数字翅膀”展翅高飞,让文物背后的历史、历史背后的文化能够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真正使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将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释放。(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