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打造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2022-04-14 10:38:18)

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等五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组织管理的意见》,提出老旧小区改造前应开展入户调查,做到“一户一设计”,回应合理个性化需求,彰显城市“个性”。这对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4月6日《新华日报》)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建筑风貌等基因,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个性标签,这些标签是城市辨识度的主要体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城市一味求大求全,没有充分尊重城市特色和个性需求,导致出现“千城一面”“万楼同行”的现象,反而降低了城市的品位,违背了城市发展的应有规律。对城市而言,现代化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越是加快发展脚步,越是要守住个性,用鲜明的城市特色打动人、吸引人、留住人。

  现在,随着城镇化往纵深推进,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共性化城市功能已经能够满足市民需求,开始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开启了城市更新的新节点。在更新过程中,城市规划建设的重心开始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移,城市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攀升,个性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历史文化等软实力愈发凸显出价值。可以说,城市更新是对历史文化的回归,是对城市魅力与文化记忆的挖掘。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根脉,是市民集体记忆的传承,蕴含着无尽的乡愁滋味。离开历史文化,城市的个性就无从谈起。保护历史文化,要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始,因此在城市更新中要摸清历史文化遗产底数,按照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统筹做好拆建、迁移、修缮、管护等各项工作,在满足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更高要求的同时,也能够把城市的过去印刻在市民的脑海里,使历史文化保护与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保持城市个性,也是城市精神的延续。一座生机盎然、活力奔涌的城市,必然是能够被识别、有底蕴、凝聚着精气神的城市。城市精神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广大市民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要把看不见的城市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城市美学,将以美育人的精神追求融入到城市的发展升级之中,提升城市的人文内涵与美学格调,彰显城市更新的美学维度。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让广大市民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就要努力为市民打造多姿多彩、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这是城市更新的目标,也是应当始终秉持的科学理念。(振中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