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一组(22-470-474)zjkzxd
(2022-12-28 12:47:02)
标签:
zjkzxd博客志愿者珠海 |
分类: 琐事琐议 |
博客一组(22-470 -474)zjkzxd
【22-470】疫情在,不远行zjkzxd
1
七十三,华诞庆。
疫情在,不远行。
附近游,赏美景。
众友享,网上呈。
2
乘公交,避高峰。
人员少,座宽松。
上下车,都从容。
老年人,当适应。
3
白云朵,蓝天中。
路面宽,双向行。
国旗挂,配红灯。
车辆多,笛不鸣。
4
二十大,来喜迎。
当奋进,新征程。
新时代,建新功。
留个影,表心情。
5
赞葵花,向阳行。
一颗心,始终诚。
爱祖国,一片情。
心向党,永远忠。
6
金湖水,清澄澄。
湖边树,似哨兵。
水中船,待启动。
用心赏,好风景。
7
有内湖,小而精。
湖边屋,有造型。
湖中岛,大树成。
物共生,景交融。
8
有大树,树曰榕。
乘凉者,妪和翁。
有备来,椅享用。
赞美兮,夕阳红。
9
高树木,挺着胸。
昂首立,捅碧空。
草坪绿,花儿红。
庆节日,氛围浓。
10
公园游,在返程。
水傍路,路连城。
景入画,画为景。
收获大,未远行。
2022.10.2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今有三行诗一首:
世间代有小人出,
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有,
时时处处加防范。
于是,将二诗合曰:
读诗续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世上小人难灭净,
留名遗臭凡尘间。
2022.10.3
【22-472】国庆再游海泉湾,独自悠闲赏美景zjkzxd
珠海的海泉湾是一个美丽的游玩景点,这里已经去过多次。
不过,这两年疫情原因,很少出去游玩,也没去海泉湾。从家门口有了直达海泉湾的公交车之后,还没有乘坐这趟车去那里。
2022年10月3日,国庆假期期间,决定去一趟海泉湾游玩。
午饭过后稍息片刻,便来到家门口的去往海泉湾公交车的车站。片刻,车便驶入了站台。车上的人很少,因为这是从始发站刚发出,上车的人还不是很多。
公交车走过了两三站以后,乘客陆续多了起来,但还是有空座位的。沿路的站牌名称,沿路的主要景色还是熟悉的。公交车行驶了一小时17分以后,到了海泉湾的神秘岛。
此时的阳光照射的还是很热,游客能或撑着伞,或在树荫下走着。我来海泉湾就是逛一逛外景,看一看这里的变化,没有去温泉的安排。
以往都是陪同同学或与朋友们一起来的,大家一起走,没有独自赏一个景点驻足。今天比较自由了,按着按照自己的计划前行,在觉得比较美的方,就停留下来,仔细观赏一番,拍几张图片,以做纪念。当然,也自拍了自己在游览中的情况。
景很美,每一处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诗。
我拍的图片虽然不尽人意,但也可以从中领略美景一二。
能把美景拍摄下来,那是摄影家的事情;能把美景画下来,那是画家的事情;能把美景用诗写下来,那是诗人的事情。我们普通人能够看到、从心里感觉到这是美就足矣。
2022.10.3
【22-473】2022重阳zjkzxd
一
重阳品赏菊花黄,
亦喜园中百果香。
今岁迎接二十大,
人民欢庆幸福长。
二
重阳度过七十三,
牙齿稀疏白发添。
望远登高新境界,
思怀老骥仍当年。
三
岁岁重阳思故人,
幸福更有感恩心。
一行红色基因继,
越水翻山专找寻。
(2022.10.4)
【22-474】重阳节金湾区红旗爱心志愿服务队举办"追寻红色印记,走进八一社区"活动zjkzxd
2022年10月4日,重阳节。
珠海市金湾区红旗爱心志愿服务队举办了"追寻红色印记走进八一社区"活动。
活动由金湾区团委、金湾区志愿者联合会指导,由红旗爱心志愿服务队赵老师具体组织实施。
上午九点开始的活动,有的志愿者不到8点半便来到这里。
活动开始了。大家穿上红马甲,来到屹立在红旗镇八一社区的军垦纪念塔前("八一军垦纪念塔“,又叫八一大堤竣工纪念碑,当时为通过船只指明航道)。在纪念塔前,赵老师向大家讲述了纪念塔的来历和感人的故事。在这里,拍照了合影。
赵老师带着大家,拾级而上,到了纪念塔下。按照安排,清理塔周围的卫生。通过塔身后面的台阶,到了社区的活动场所。
在场所门口处,左侧是八一社区导视图和社区概况,右侧是一个“昂扬八一继往开来”的雕塑。
来到街上,志愿者们向居民们宣传垃圾分类和反诈骗知识,派发了有关的宣传资料。
沿着街道前行,可以看到一排排的平房。有的已经破旧,等待整修。现使用着的,虽然陈旧,但不失当年风彩。
走到“尽头”,突然间一条上山坡的路呈现。顺着坡道,走了一段路,左侧出现一开阔地。
开阔地正前方的左侧,是八一礼堂。礼堂门口刻有一副对联,
横批:伟大的毛主席万寿无疆,上联:四海翻腾云水怒,下联:五洲震荡风雷激。现在,这些字还依稀可见。八一礼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859部队38团在1963年建造的,大礼堂是宣传教育的阵地,也是歌舞文艺表演的场地。与此毗邻在右边的便是八一小学。开阔地右侧,是一排房子。
赵老师一边向大家讲,一边还有人提出问题,赵老师予以回答。
走进八一社区,看到的纪念塔、八一礼堂、营房、小学,甚至是街道,都留有红色的印记。
今天的幸福,离不开抛头颅洒热血先烈们的奋斗,同样也离不开献青春献一生和付出生命军垦人的奉献。
为了明天更美好,大家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2022.10.4)
【网络资料】
当天,参与活动的市民参观了八一小学、八一礼堂、八一营房、八一军垦纪念塔、八一故事馆等多个地点,并由老党员为他们现场讲述了革命故事。据悉,八一礼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859部队38团在1963年建造的,大礼堂是宣传教育的阵地,也是歌舞文艺表演的场地。老党员的讲述,让市民了解到当地的红色文化与历史故事。
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八一社区居民委员会坐落在红旗镇南面,距金湾区政府12公里,东与三灶镇为邻,南与大林社区接壤,西与小林相连,北与三板社区相接,区域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其中种养面积5400多亩。总人口2402人533户,其中常住人口2034人,暂住人口300多人。辖区内设有6个自然连队、12个居民小组。社区内有1所卫生服务中心,生产工业气体企业1间,商铺9间。县道589线贯穿社区,总长度4.5公里。
社区原称红旗华侨农场八一分场,始建于1969年。前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生产基地,至今部队营房仍矗立在辖区内,为社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军事风景。
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6856师进驻现今红旗此地,开始了围海造田。从1963年9月至1965年底,经过了两年的艰苦奋斗,解放军部队筑起了从白藤山至大林山全长8.5公里的一道防洪大堤。
因这道大堤为解放军所建,故称为“八一大堤”。大堤从大海滩涂围起了2.2万亩的土地,造出实耕土地面积1.6万亩,于1966年投入生产,主要种植水稻。
在红旗镇八一社区,有一个年代有点久远的纪念碑,它建于何年?有何意义?近日,小金从红旗镇有关部门获悉,该碑的背后,还有一段战天斗地的感人历史。
据了解,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6856师进驻现今红旗此地,开始了围海造田。从1963年9月至1965年底,经过了两年的艰苦奋斗,解放军部队筑起了从白藤山至大林山全长8.5公里的一道防洪大堤。
因这道大堤为解放军所建,故称为“八一大堤”。大堤从大海滩涂围起了2.2万亩的土地,造出实耕土地面积1.6万亩,于1966年投入生产,主要种植水稻。
该大堤曾经经受过1964年和1965年两次强台风的考验。1964年驻地部队正在执行围海造田任务,突然台风来临,滩涂上围好的堤坝被巨浪冲开数个决口,驻军部队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战斗中去。最终大堤保住了,也保住了如今矿山和八一两个社区2万多亩的耕地。但是,罗远志、肖庆海、李有德、杨龙位、李贵光、黄如企、刘祥元等七名战士却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永远长眠于大林山的土地上,看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为了庆祝大堤竣工,纪念战士们为建设大堤所作的贡献,1966年,驻地部队决定建设这个纪念碑。建成后的这个“八一大堤竣工纪念碑”呈立体方柱状,下有方形基座,顶部4面各立五角红星。原方柱上四面写着4条大标语:“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由于年代久远,风吹日晒雨淋,1980年以后纪念碑标语逐渐脱落。为了让人们铭记当年驻军部队围海造田的光荣历史,教育和鼓舞后人,2014年,红旗镇八一社区重新修葺纪念碑,正面和背面各补写“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7个阳文红字。
纪念塔位于八一社区办公楼旁,是60年代解放军在此围垦造田时所建造的,塔呈方柱直立式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身有铁阶可达顶层,可远眺整个红旗镇。塔上刻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字样,主要是为当时通过船只指明航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