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梦》——好书推荐
——每个中小学教师必读的一本好书
http://s3/middle/436bfb5dh9129dedc4e62&690
【作者简介】:
朱永新: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主持人。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他是集政府官员,教育家、学者于一身的有着特殊身份的一个人。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等,主编《当代日本教育丛书》等30余种,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写给广大奋争在基础教育一线的普通工作者的专著,它强调"细节有时更能反映品位",而不屑作过多的争鸣与考证。辉煌与质朴、前卫和实在、认同和抗争如此和谐地地熔为一炉,令人惊奇:专著有时确实可以成为身边可亲的朋友和可敬的尊长,唯独拒绝权威的呵叱和教父的伪圣。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致命的弱点之一,在于任何理论上的创新,几乎都无法在实践的层面作出完美的回答。唯此,所有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都是有懈可击的。所幸人类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思想。《新教育之梦》全面地阐述了作者关于教育的若干基本观点,并干脆以"梦"冠以书名,在教育史上这恐怕是并不多见的。这里或许有谦虚的因素,但更多的让人看到年轻和大度。教育是种充满梦想的事业,一直为灰头灰脸的理论追不上。当我们的教育家们也开始梦想,尽管为沉重的现实所羁绊,仍令万千生活在困惑和嘀咕中的人们惊喜且感动:原来,我们是和先生在一起!
当然,当人们从一位主管教育的副市长的作品中,看到他对应试的批判以及热切的呼唤,激奋之余一定也有警醒:中国教育的真正解放尚任重道远。
【推荐理由】:
教育有梦。千百年来,在对人类理想的憧憬和寻觅中,一代一代先哲苦苦思索,于现实的废墟和思想的旷野上,已为我们建立起许多精美而灿烂的"乌托邦":老子构想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陶渊明幻想着欢乐和谐的世外桃源;曹雪芹营造过空灵虚幻的女儿世界;今日,身为市长的教育家朱永新于一派应试的湍流中,又将一曲理想主义的教育之歌高唱入云。
其实,倡导一种风气并不难。素质教育在今日之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新概念。最重要的是建设。上世纪初,美国天才作家塞林格也写过一本书叫《麦田里的守望者》,他借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
考尔非德─一一位生活在城市里的中学生,表达了一个东理想的方式的白日梦:红尘扰攮中,
我只想当一个诚实的的守望者。塞林格对传统表现出来执着,引人共鸣。但那种坚守,更多的带有一种稻草人式的无奈和执着,它是被动地伤感地面向过去的。《新教育之梦》则通篇充盈着主动的关于未来的描述和钩画--全方位地观照教育的现实和困惑,全程地思考人的发育和发展,全心全意地建构属于自己心灵的教育大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难得的是作者理性的光芒恰到好处地超越诗人的浪漫而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和可行性;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家长,包容教育的各个阶层,可贵的是解说的通俗充满对先贤的继承和创新("在英雄的膝上休息"),却几乎没有任何什么专业的冗长引用和炫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