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迷恋诗歌,那只是高考的传说

(2009-11-15 21:57:45)
标签:

诗歌

别迷恋歌

传说

张艺谋

高考

诗人

诗词歌赋

海子

丛心开史

杂谈

别迷恋诗歌,那只是高考的传说

          丛心开史

   “近年来,江苏高考作文一直在文体上要求‘除诗歌外”,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在昨天召开的江苏省首届中小学诗歌颁奖大会上,江苏省文联主席、江苏省诗词协会名誉会长顾浩痛斥了高考指挥棒对诗歌这一重要文学样式的歧视和摧残,而他的观点也受到了南师大文学院钟陵教授等人的强烈支持。(11月15日《扬子晚报》)

      别迷恋诗歌,那只是高考的传说   

                             制图:陶小莫
    有道是,愤怒出诗人。江苏省诗词协会名誉会长怒不可遏,痛斥高考指挥棒对诗歌的不公,让人无不感喟诗人的风骨!无独有偶,我在不久前与一位酷爱诗歌的朋友侃谈时,那位仁兄朋友对高考去诗歌的规定也是义愤填膺,他痛扁高考歧视诗歌,是要摧残毁灭诗歌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他即兴赋诗,“诗歌落寞,落寞诗歌,即使海子重生,诗歌仍是高考的沙漠。”
    无论是诗歌学会会长的慷慨激昂,也无论诗歌爱好者的茕茕孑立的寂寞无着,诗歌仍然还是诗歌,在当今高考的指挥棒下,它无法一蹴而就,彻底作别受气窝火的尴尬处境。这是个让诗人惆怅的现实,同样也是值得诗歌的国度不得不反躬自省的问题。然而,我并不认为,将诗歌遭受冷遇归罪于高考,就找到了罪与罚的源头,其实那不过是隔靴搔痒,抓了个冤大头撒气泻火,而真正让诗歌衰败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应试教育。
    这一点可以在南京一位四星级高中语文老师那里找到佐证,该教师直言不讳,“我们从不会布置学生去写诗歌!”原因之一,正如诗人的愤怒,“高考不考”。原因之二,“诗歌最多是孩子的自娱自乐,除了要求的诗歌鉴赏,在作文教学中是从来不会涉及诗歌的。”第二个原因恰恰是说到了点子上,如果说高中为应付高考,尚且有情可原,那么以同样的问题去问初中的老师,小学的老师,结果又该如何?不用费心,他们的回答肯定跟这位高中老师如出一辙,原因不外“初升高不考”或“小升初不考”!
    那么当下,诗歌在哪里还会找到勉强生息的土壤呢?恐怕只有去童声朗朗的幼儿园寻觅,或者去挽救诗歌为己任的“诗歌保护站”——诗歌社团找寻。因为那里暂且还没有被应试教育强行征地,尚有一些诗歌被吟咏传诵,还有一些因为诗歌而心醉神迷的卫士和战士,在虔诚地守护着诗歌的领地和家园。
    诗歌本无罪,错就错在我们应试教育的制度设计上。在这种制度的持久误导下,唯分是举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价值主流,简单麻利快的“伪客观”评判标准排斥了诗歌的的特性,拒绝了诗歌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剥夺了诗歌精炼的语言与超强的形象性,闭塞了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可以说,应试教育是从形式到内容,统统地将诗歌扫地出门!
    也正因如此,企望诗歌能在高考作文中出现,那实在不怎么现实,而只能是一个美丽虚幻的传说。

  丛心开史转江郎才来,版权所有,禁止任何转载他用,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