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7学生“变国籍上国内名校”

(2009-07-16 23:59:57)
标签:

张铁林

演员

国籍

广州

落榜生

《新快报》复旦

大学

洋鬼子

留学生

杂谈

广州7学生“变国籍上国内名校”

               好比苍蝇专叮有缝的蛋
                  丛心开史转古力新
    去年1月6日,已是“英国人”的张铁林在复旦大学做了次演讲,话题是围绕“中国人的特征”侃侃而谈。谈及自己加入英国国籍的原因,张铁林的解释:“我为的是争取更多的机会,让世界了解中国,做更好的中国人。”
   
    姑且不论一个热衷加入外国国籍并如愿以偿成为“洋人”的人,大谈特谈“中国人的特征”是不是口是心非,起码张氏理论中有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不容置疑的——目前,出国对于一部分人而言,确实能“争取更多的机会”,并有望“做更好的中国人。”
    比如对广州7名高考败北的考生来说,出国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争取更多的机会”,并从此做“更好的中国人”。据 7月16日《新快报》报道,广州7名学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就花钱“包装”成外籍生,以“留学生”身份入读国内名牌大学,用这种伎俩入读高校一年后被退学。而伪造学生国籍证件的3名犯罪分子近日被法院分别判处4年至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毫无疑问,出国在张铁林认为,或可争取更多的机会,实现一个演员的理想。但问题是,再把出国当”做更好的中国人”前提,就明显是个再荒唐不过的逻辑推论。难怪有评论家毫不客气指责张铁林虚伪,说他和口口声声说爱龙、见到真龙却屁滚尿流的叶公没什么本质区别。
    不过,和张铁林的口是心非相比,广州7名高考败北生的言行却是“高度统一”的。高考不利,机会何在?争取更多的机会靠什么?怎样在高考不利的情况下照样“做更好的中国人”?他们,更多的是他们的家长,着实煞费了一番苦心,直到和骗子们一拍即合,才终将一系列的问号抻直,并由此走上了和张铁林相似的“争取更多机会,做更好的中国人”的道路——花钱加入外国国籍,然后由高考衰人摇身一变为留学洋人,最后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梦想中的大学。
    平心而论,7名伪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以及那些骗子,手段都并不高明,只要学校和有关部门稍稍画个问号,搞出个所以然其实就像识破张铁林的虚伪一样轻松,也就不至于由学生越俎代庖,来代行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应该行使的防伪职责。可遗憾的是,就是这么个轻松的小case,学校和有关部门却不屑为之,而是任由7名伪大学生、7个真“假洋鬼子”在大学里招摇一年。难道个中谜团真的是云里雾里吗?依我看来,恰恰相反。不是真相难以辨明,而是道理在功利教育那里已经难以辨清。要说的是,一旦教育被功利蒙蔽了双眼,那就会成为周身裂缝的臭蛋,就会有苍蝇循着臭味猛叮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