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新闻评论
丛心开史
以前有个杂文大家,具体叫啥名字已经不记得了,曾写过一篇特伤感的文章,呼吁拯救濒临灭绝的杂文命运,我记得他那文章里有个观点很触目惊心,说因为没人看杂文,没人写杂文,杂文真的快完蛋了。我开始不甚理解那杂文家的心情,直到有机会做新闻评论,才真切地感受到嘘叹完蛋是怎样的感慨。作为一个酷爱做点理性思维的文字工作者,我与新闻评论结缘,故常愿就些感性的新闻素材,捉刀写些理性的评论小文,并发到博客里,期待大家的点评指导。
然而,每次发完后我都会后悔得想把自己打成疯子傻子,原因是几乎没有几个人理睬我的理性,即便有挥笔做评的博友,也通常是发来“恭喜你,你的文章被某某圈子加精”云云。那些假白白的话看着就虚伪的让人冒冷汗,没有点击观看的记录,你丫怎会知晓我文章的精髓,又缘何做出那么“高屋建瓴”的评价呢?除非疯了,此外,我实在是无法想出别的理由。
是不是我写的评论太烂了呢?我问过自己?终于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发了一篇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的评论文章试水,心想范老爷子的评论够水平,总会带动点击量吧。可结果再次令我大失所望,原来范老爷子这评论在麦当劳式快餐文化横行的氛围中也没有市场,还不如我写的“小沈阳”“毛毛”“井柏然”“丫蛋”有吸引力呢,更别提与超女李宇春,张靓颖,什么f4
f6的相pk。可我并没有死心,做了第三次尝试,把倚马可待的评论高手邓拓的评论文章发上一篇,结果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根本无人问津!
我彻底服了这个喧嚣的博客世界,原来我一直以来都在误解我自写的评论,而实际上它们并没有我妄自菲薄到那么不堪的地步。范敬宜高吧,邓拓高吧,他们又如何,难道也去为曲高和寡的评论而自惭形秽
吗?完全没有那个必要,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俗不可耐的庸人,给自己充足的自信才是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