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装孙子”而后勇是种境界
丛心开史
装孙子,乃大白话、粗俗话是也。翻译成文明人的话就是“示弱”。一般认为,装孙子是很掉价的事,二般却认为,装孙子而后勇,那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我有点赞同二般的。
《文摘报》有篇文章,讲了澳洲的一则故事:说烈马因为性子烈,难以驯服,结果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杀掉吃肉,所以寿命一般较短。而那些示弱装孙子的马,因为没挨几鞭子就服贴了,往往能接受任人驱使的命运,从而饱食精草细料,得以延年。
实际上,不光自然界里的动物知道趋利避害,身为高等动物的人和人渣们也谙熟此道。
韩信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大将,当年浴血沙场,开疆拓土,可谓居功至伟,几乎无人能突其右。就是刘邦自己心里也清楚,他能登庙堂之高,有一半的功劳应该记在人家韩大将军账上,或者说,刘家天下,有一半应该姓韩。
可就韩大将军这么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也有走背里的时候。著名的胯下之辱,不用说大家都知道吧,多伤自尊的勾当啊,可又如之奈何,人家韩信一血气方刚的青年愣是钻了臭裤裆,结果平安脱险。倘若他犯倔,哪里还有后来赫赫威名的韩大将军呢。
所以说,示弱装孙子并不一定非得是下贱者的专利。近代也有一例:文坛巨擘沈从文虽然小说写得棒,可讲课的本领却不敢恭维。贵在沈从文有自知之明,每次上课前,都会盖个帽:“我的课讲的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他人。”闻名遐迩的大文豪,能说出如此示弱学生的话,不但不让学生们看低他,反而赢得满堂彩。也正因为沈从文低调处事、与人为善、所以才受到更多人的尊敬与爱戴。
强者示弱,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能有所收获,强者以弱者的姿态行事,人自然会谦虚谨慎,别人也乐于接受。如此,则强者更强;而弱者,则能从中获得慰籍、平衡,从而在心平气和中自觉向强者学习,并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李康《命运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嫉妒似乎无可避免。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的社会中,一个躁动得血管随时可能因忙碌而爆裂的时代,势必会遇到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厉鬼小人,那么就需要我们学会审时度势,趋利避害的本领,只要我们骨子里不是甘心去做孙子,那么适当示弱,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混世魔法。
佛经里说,人生来就是受罪的,要想脱离苦海,就应该虔心修行,死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可惜我他妈不信佛,不过倒不排斥佛家修炼的建议,其实,说白了学当孙子的本质不也是修炼吗?
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多事情都会违拗我们的意志和本心,而南辕北辙。要想从奔上康庄大道,我们就必须要俯首躬行,穿越荆棘丛生的茅道。其间就难免会遇到拦路的小人,恶鬼,畜牲。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遇到这些杂种时,不妨尝试着装把孙子。只要你当孙子的时候别泯灭了以后当爷的报复,就好。而且,如果你愿意,等到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那一天,不妨反过来让那些畜牲给你当把孙子,白天晚上为你舔屁股倒尿壶,就是不买卫生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