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想那座城却想那个人

(2007-07-23 16:23:54)
分类: 性情男女
不想那座城却想那个人    两记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过,忙从口袋里扣出手机,翻来看,显示的是同一个熟悉的号码,以至于我随口便喊出了他的名字——老魏。
    我急忙回拨电话过去,响铃不过两声,就传来粗声大嗓:“哎,听说你到发行去了?真的吗?”我称是。他在那端连连叹气“你干编采的,好些年了,干嘛好端端地竟然离开了呢?”
    我无言以对,只是哈哈一笑,算打了圆场。而实际上,自从离开编辑部,我就一直试图在接受淡忘。确切地说,是不想再说什么于事无补的理由,来为无奈的去留开罪。更何况,我本无罪,索性就将旧事搁浅,以免再搅扰我渐渐平复的心情。
    老魏没有再追问,他似乎从我顾左右而言他的口气里听出了什么,便转而问我的现状。看得出来,他在念及我曾经对他的好,询问里充满了报恩般的真诚。
    他还问到了其他人,并知道有些相熟者现已超乎寻常地得志。他的语气平淡无奇,让我听不出是在叹服,还是在叹息。倒是电话这端的我,心里却泛起滚滚波涛,感慨他这位老人的深沉莫测如海。
    叫老魏“老人”,不仅因为他岁数大,已过知天命之年,而且还因为,在曾经相处的两年时间里,他始终是我的忘年交好友和仁爱长者,以至于一想到鞍山,便会立刻想到头戴黑cap,终日跨着大摩托采访的爷爷辈老记者。
    得承认,老魏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随和,甚至有些傲气。难怪在不了解他之前,曾认为他根本没把我这个毛头青年当什么领导。直到有一天他背着采访器材气喘吁吁地跑来向我介绍照片质量开始,才慢慢了解,尽管他的交际圈子广泛,广到似乎没有楚河汉界的地步,但老魏的内心世界却是越陌度阡后难得的泾渭分明。 
    我和他有了近两年的交往,并且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身边的美。老魏还是个单纯的,肯仗义疏财的老人。
    他进我的办公室从来就不敲门,见有人在就离开。若没外人,就进来,要不在地中间来回转圈,要不就一屁股坐在办公桌前的长沙发上,掏出足以震慑住部级领导的大中华,黄鹤楼,与我一起分享。若赶上瓜果梨桃成熟时,我的办公桌上便常常会变成水果案子,带着树叶的山果香气扑鼻,不用问,就知道是老魏从千山摘来的,那里的住户家随他去上树爬墙。
    他单纯的个性,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工作之余的欢乐。老魏喜欢打扑克,而且非常认真,谁若打赖他恨不得让人家赔他二亩地,只有他自己耍赖的时候另当别论。
    我们都愿意和他一起玩,不是欣赏他的牌技,而是他耍赖的样子。要是每天缺了他,总觉得心理没着没落的。于是我的住宿地儿,就成了临时的娱乐场,老魏为了打发我们这些外地人的寂寞,宁愿半夜不回家,也要玩个高兴,有几次,玩得太晚了,他干脆就赖在我的床上,两个大老爷们一颠一倒,睡得也挺香。
    老魏是我在那个城市里唯一能称得上是爷们的男人,有了与他的无间相处,让我那段避难一般的异乡生活有了带叶水果一样的生气。
    工作关系,更是生计关系,我离开那个城市,也许那句话说得对“匆匆离开的,才是最美好的。”而我在那个城市呆的太久,暂时竟然无法回忆起对它更多的“好”来,除非把那里的少年老成,帮派林立,盲目排外也算作优点。除此之外,恐只有宽心仁厚、亲如兄长的老魏,才能让我终生难忘。
   回到沈阳三个月,说句实话,我从来没有想过那座城市,尽管那里也有着还不错的风景和美女,但我只想老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怕鬼就怕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