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6《广安日报》发《包浆》11月1日

(2024-11-15 15:19:53)
分类: 最新发表
136《广安日报》发《包浆》11月1日

包浆

 

周桂芳

物品包了浆,就有了岁月的润泽;时间包了浆,就有了光阴的味道;人如果包了浆,就有种说不出的气质和韵味。

看来,包浆是个好东西,时间开出花,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魅力。

包浆,是器物在长时间的使用中,经过岁月的洗礼和气候的变化,经过人体的温度滋润和反复接触而形成的自然氧化层。这种氧化层使器物表面展现出一种温润柔和、浑然天成的光泽。

老家有传了几代人的大花床和木制桌椅,都包了一层岁月厚厚的浆。这些家具听说是奶奶当年的嫁妆。父亲是长子,奶奶在父亲结婚时传给了父亲,在祖孙三代人经年累月的触摸和使用中,表面形成了一种肉眼可见的表皮,呈现出一种自然的光泽感、柔滑感。

我经常留意那些爱喝茶的人,紫砂壶常年不离手,在长年的茶水冲泡中,在双手抚摸中都包浆了。爱茶之人,天天喝茶,茶不离手,壶不离手。在一冲一泡中、一开一合中、一摸一擦中,精心呵护,便使茶壶有气场,更有活的血脉。紫砂壶的包浆,就是时间留在器物上的光亮。

器物的包浆过程,是一个自然氧化的过程。一把小紫砂壶,一件老家具,不过是供人使用的器物,在用的人手中包了浆,在岁月的洗礼下包了浆,却是一面内蕴乾坤的镜子,可观照人心与世界,给人以生活感悟和精神滋养。

我业余时间是个爱码字的人,差不多从十七八岁时就开始写文字,当年的文字真是稚嫩啊,泛着青涩。人到中年后,偶尔写出的文字开始有了点时光的沉淀,有了点岁月包浆的味道。好的文字,如包浆的器物,读来泛着清亮润泽的光芒。沉还不够,包浆还不够,还不深厚,还不宽广。如果是老者的文字,那真像一件穿了大半辈子包浆的厚实老棉袄,多了岁月的风尘、汗水的浸润,有着经久摩挲之后的沉静幽光。

青春年少时,读鲁迅的散文诗《秋夜》,“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我一头雾水,这不是重复吗?为什么不直接写门前有两棵枣树呢?

父亲突然去世,让我一夜间长大,无依无靠,早早独自在社会上闯荡,吃了很多苦,经历了很多磨炼,心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才慢慢读懂这几句的深意。这两棵枣树被作者赋予了坚韧和孤独的品质,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自我、追求真理的人。

包浆是沉淀的魅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器物的包浆过程,有大自然的“恩惠”。人活一世,必须要有一种主动的意识和自觉的精神,直面各种生活的痛苦、战胜困难的打磨。脚踏实地,努力实践,终身学习,才能掌握有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干事的本领。那些发白的老茧,是事业成功的包浆,也是最美的勋章。

包浆是时间开出的花。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司马迁两代人写《史记》花了18年……人生要有所收获,一定要遵守规律、尊重时间、经历磨难,沉淀阅历,时间总会开出花来。所有人的成功,都是在时间长河磨炼洗礼中慢慢包浆的。世上练、事上磨,事情是人的磨刀石,可以磨掉所有的刺头棱角,磨得锋利锃亮。一个人的成长、事业的打拼与成功,都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磨砺,长时间的磨砺会给努力者以答案,长年的执着坚持会让平凡人变得不凡。

有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说的是人最高的境界是返璞归真,回归本我,回归自然。

读一些老作家的文章,读来十分有趣,自然而然,平实可爱,说的尽是一些沉睡于岁月中的温暖小事。那些平常琐碎的小事就像时光包了浆一样,镀上了一层金粉似的阳光,上了一层岁月锃亮的釉光。人生中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那些大喜大悲、大彻大悟的事,他们往往在文字中很少提及。他们说的都是一些家常话,说一些儿时依稀记得的物品和景物,都是许多人都曾经历过的事情,却能让人感同身受,温暖人心。读这些包浆的文字,眼前仿佛能看见他们就坐在夕阳余晖的摇椅上,一边慢悠悠地摇,一边说些温暖而幸福的小事小情小趣。

人到中年,由烈火烹油的浓烈转向家长里短的平淡,平实温暖,自在从容,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心灵开始返璞归真。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任凭风雨,静待花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磨砺自我的包浆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