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桂子
桂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800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8《松江报》8月27日发《竹床之夏》

(2024-08-27 09:41:38)
分类: 最新发表


118《松江报》8月27日发《竹床之夏》

竹床之夏

 

 

 

 

周桂芳

 

儿时在乡村,夏天没有空调,乘凉的必备工具就是竹床。傍晚,全村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把竹床搬到空旷的打谷场上乘凉。这是夏天的盛会,是竹床之夏。

我们小村子一百多人,房屋分东西两边,背靠而居,环绕中间的是一个小山丘,山上草木繁盛,郁郁葱葱,有高大挺拔的枫树林。山边就是村里公用的土面大晒场,白天是打谷晒谷的晒场,晚上就是乘凉纳凉宝地。草木生清凉,一到傍晚,地气升腾,山边凉风习习。家家户户都不约而同把竹床搬到晒场,一张竹床挨着一张竹床,大大小小,成行成排地摆成一个“竹床阵”。晒场两头,来得早的能干妇女,就地取材,随手抓几把晒干的稻草,几下就编了两条大辫子的大烟包,点着了熏蚊子。“竹床阵”里最多的是“摆龙门阵”,说说东家儿子结婚的事,聊聊西家嫁女的事,夸夸哪家孩子读书刻苦勤奋,哪家的新媳妇好看,合计合计哪家建新房子的事,村里的大事小事,喜好好事,计划与筹谋,梦想与希望,都在这竹床“龙门阵”里发了芽,抽了叶,开了花。

我们家有两张竹床,是宽约九十厘米的竹床,是父亲特意请篾匠做的。两张老竹床睡久了,从最初的翠绿色逐渐被汗水浸润至赭红色。经过年复一年井水和汗水的滋养,竹床越睡越红,越睡越滑,越睡越冰凉。

每天傍晚,母亲总是打来冰凉的井水,先洒在竹床上,再认真擦拭干净,母亲说,等晾干了才去睡。我们总是等不及全干,早就迫不及待地爬上去躺下了,惊得猛地咋呼喊出来:“哇,好凉快啊!”真的是透心凉,孩子稚嫩的肌肤接触到湿漉漉的清凉竹床板,那凉意丝丝沁入骨髓,能不凉快嘛。母亲和奶奶各执一把老蒲扇,边扇边走到竹床边坐下来,不紧不慢地给我们打扇子。她们一边摇着蒲扇,有时还会一边抚摸我们的背心和脚板心。

村里的男人们干完一天的农活,聚在一起就要喝点小酒解乏。有的人干脆端着花生米,端着饭碗过来,坐在竹床上喝一两杯小酒,也不多喝,第二天还有农活要做;有时还热情地硬拉着兄弟也来抿一口酒,不嫌脏,不生分。大伙聚在一起,就喜欢讲段子,讲故事,最后都要讲到鬼故事,出处不详,说得有模有样,绘画绘色,让人又害怕又忍不住想听。忙完了一天的农活,“竹床阵”便是最好的放松休憩,也是各家交流联络感情的时候。东家竹床上坐一坐,西家的扇子扇一扇,稀奇古怪的鬼故事扯一扯,一直说到夜深露重,天气渐凉,大家眼皮子打架了,才恋恋不舍地三三两两搬上竹床回家睡觉,有的约好了伴干脆就在竹床上一觉睡到大天亮……

汪曾祺《夏天》文中,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竹床纳凉的场景。“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