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醉美枫林/周桂芳
(2024-05-29 15:59:39)分类: 行走散板 |
采风稿
青山绿让我养眼,溪水秀让我润泽,地心洞让我叹服,千年树让我虔诚,枫林人让我敬佩,一路让我沉醉。
青山绿
上枫林,我一头扑进枫林青山之怀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一身绿衣,如一棵行走的树,融入了青山之怀。枫林的山,或重峦,如人生起起伏伏;或孤峰,世人皆浊我独醒;或巍峨如雄狮,傲视群雄,独领风骚;或蜿蜒如游龙,腾云驾雾,翻滚缭绕;或如莲花盛开在绿波荡漾中。青山是枫林高大伟岸的脊梁,是布兵排阵守卫省级边界“口子镇”的战士,昂首挺立在天地之间,尽职尽责地守卫每一方土地;青山重重叠叠,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看透世间繁华沧桑,默默阅尽春秋;青山郁郁葱葱,像一位温柔敦厚的母亲,静静孕育无数的花草林木、山珍药材、鸟虫兽鱼;青山绿肥,心宽体胖,像至真至诚至纯的爱人,每天热情迎接喷薄而出的朝阳,深情凝望晨钟暮鼓。
泉水秀
看枫林,一路溪水相随,一路流水潺潺,像迎接亲人回家,一路相伴欢歌。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饮枫林水,润泽干涸心灵,一解游子乡愁。枫林的水,为泉则冬暖夏凉,掬之可饮;为溪则汩汩奔流,滔滔不绝;为瀑则喷珠溅玉,霞蔚云蒸;为湖则烟波浩渺,候鸟栖息,一望无涯;为酒则琼浆玉液,甘露浓香。我坐在清雅幽静的座溪泉边,听泉水汩汩,清澈甘洌、长流不竭。浅绿的水,像一块完美无暇的玉石,像一面镜子,照得见人,也照见了心;蔚蓝的水,是纯天然的心之流,是大地的血脉,滋养万物生灵。山水相依,水是山的精灵,是山底的灵动,唱着如歌的暖意,与大地生灵相生相恋。水是深情的,像慈祥无私的母亲,一路叮咛,绿水玉带人家绕,哺育自然生命,滋润大地万物。
地心洞
探枫林,仿佛进入了穿越亿年的时光遂道。不光树木有年轮,地心大峡谷洞里的钟乳石也会长出自己独有的年轮。我淌着清凉的水,穿过钟乳石丛林,一路抚莫着清凉玉润的石笋、石柱、石旗、石盾、石幔、石瀑、边石坝、卷曲石等大自然亿万年前的鬼斧神工之作,我探进了枫林神奇的地心。我一路荡漾着蓝色水波纹,如同乘坐一艘天然石灰岩潜艇,驶入大地深处,窥探奇妙的大地之心。我抬头望向地心上空,有一个大大的爱心,原来大地之母,大地之心,都有一颗无私博大的爱心。亿年时光,光阴结茧,水石亿年一相逢,千年一吻,水乳交融,心灵相通,激起层层时光浪花。亿年光阴堆积,层层叠叠,像书写在地心岩层上的时光书卷。我发现了地心洞顶“S”形岩石,是地心“太极图”。天地万物,负阴抱阳,阴阳互生互长。天之道,地之道,都是阴阳之道,暗合一动一静、一阴一阳,相互交合而生万物。
千年树
遇枫林,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爱上了枫林的千年树。小桥流水人家,有人就有桥,有桥就有树,桥与树相爱相依千年,融为一体,互为天地。我靠在樟桥的古樟树上,与1000年古树悄悄耳语,心灵感应,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一丝绿意润泽心灵。古树静静地矗立在村庄的老桥上,像一个忠诚的守望者,见证着村庄的岁月变迁和蓬勃发展。古树的主干粗壮弯曲倾斜,迸发出无数根细长的枝条,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呈现生生不息的勃勃勃生机。古树高耸入云的枝叶,如同一把巨绿伞,为村庄带来阴凉宁静,福泽村庄子子孙孙。古树把岁月之光凝聚在叶片上,轻轻诉说着苍劲的古老传奇,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坚毅之美。千年时光,风霜雨雪,坚韧的古树依然屹立不倒,苍翠繁盛,展现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古树是村庄的根,是记录村庄自然生态变迁的“活化石”,是承载村庄历史记忆的绿色“国宝”。我不禁感叹,古树不仅是自然生命的象征,更是村庄命脉文脉永恒的图腾。
枫林人
见枫林,一眼千年。枫林镇地处“吴头楚尾”,于三国时期建制,因枫树广茂得名。枫林人文底蕴厚重,伍子胥曾于此屯兵秣马,元次山曾于此读书养志,有过“五里五知府、四代五进士”的辉煌历史,留存有漆坊的国师府、大坡的太守第等名人故居;流传有“东坡洗墨”、“杜牧停车”风雅传奇和动人诗篇。枫林就像一块地心磁石,吸引着古今文人墨客、仕宦商贾纷至沓来。我一路偶见了清晨卖菜的奶奶,溪边捣衣的婶婶,回乡创业的摄影青年,种腊米树的老板,枫林人,热情好客,真诚友善,奋发图强,共同缔造,建设美丽乡村,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文明村镇、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镇……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我行吟着枫林诗行,醉美在枫林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