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学习强国》发《绿肥红瘦》4月30日
(2024-05-06 10:22:23)分类: 最新发表 |
每日一读|绿肥红瘦
在美好的春光里,大地开始发福了,富态渐显。大地一片葱绿,春天款款走向深处。
瞧,香樟叶儿飘飘,瘦瘦的红叶飞舞。春光里,偷换下了新装,新抽的叶肥嫩,像能挤出汁来。玉兰树在春雨的滋润下珠圆玉润起来,叶子片片肥厚,贤淑端庄。
春日的暖阳把绿叶养得肥肥的,春雨一场又一场地滋润着草木,长得一片翠绿。春花在妩媚的春光里,争奇斗艳,朵朵铆足了劲,拼了命地开啊开,从树腰一直开到树顶,从树杈一直开到枝丫上,开到荼蘼,挤尽身体最后一滴鲜汁,开到花瘦花谢,片片红花随风飘零,打着秋千,旋着圈儿,还是要痴痴地眷恋,轻轻地飘落树脚。不是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绿肥红瘦”是晚春真实的姿态。瘦了红花,肥了绿叶。大地不再那么张扬,不再那么博爱,晴一天,雨一天;雨一天,晴一天,真是风一程,雨一程。
走在瘦瘦的春光下,念起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春暮,就像美人迟暮,多少让人有点伤感。站在水之湄,望着小城华灯初上,湖边的一丛瘦芦苇在风中自由自在地摇摆,直把夜幕摇了下来。在如水的月光下,棵棵芦苇如嫦娥舞着长袖,在广寒宫独自跳舞。这是生长在城市边缘的芦苇,是一丛无人问津的芦苇,我来或不来,它都在那里悄然生长,发芽拔节,抽叶扬花。悄无声息,安安静静,像是等一个人,又像是等一季春光,等得瘦了腰肢,瘦了心境。
一排瘦瘦的路灯,默默地提着灯笼,照着人们夜晚归来。路人回家了,它还在那里静静地站立,直到把自己站成了城市的风景。夜黑了下来,路灯掩映在柳树下,更显得纤细瘦长。
我喜欢晚上锻炼,一个人在水之滨,或走,或跑,或压腿,戴着耳机听音乐,无人打扰,也不打扰人。累了,就站在栏杆前,望着这夜幕下的城市,像冷眼旁观者,可以静静地打量这座小城。小城也瘦了下来,减少了白天的喧嚣,减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减少了川流不息的车辆,城市街道瘦身了,城市心灵也瘦了,腾出了本来的空间,方便居民生活。
在春天里,绿叶像泼了绿色的颜料,人的欲望会像野草一样疯长,有的人好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挤得春光都无处下脚了。花开得太鲜艳繁盛,太惹人注目,会少了宁静与内敛;人的欲望太盛就会浮躁,必少了光明正大之气;城市太喧哗杂乱,必少了韵味。唯有瘦下来,春花瘦,春光瘦,城市瘦,给欲望腾一些空间出来,给光阴腾出一地暖阳来,给城市腾出一方清静来,才是人间清欢。
春光瘦,瘦的是清欢。绿肥红瘦,瘦的是残红花事。
站在水之湄,看湖,湖瘦;看水,水瘦;看芦苇,芦苇瘦。绿肥红瘦春归去,看春归,竟看出清凉的瘦意来。
春光在湖里,滤去了繁花似锦;春花在春波里,给这个季节抛出了媚眼。这座养我容我的小城,倒映在湖水中渐渐拉瘦,慢慢柔软下来,有了家的稳妥与贴心。
绿肥红瘦,是自然的生存哲学,也是审美哲学。
(原载于2024年4月20日《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