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水运报》发《花市灯如昼》2023年2月5日

(2024-04-15 11:23:42)
分类: 最新发表
花市灯如昼

“三十夜的火,月半夜的灯”是我们大冶的习俗。月半夜即是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连续点三夜的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元宵节烟花秀,人们倾城出动,出门赏烟火观灯会。处处张灯结彩,整个街市都像办喜事般美丽夺目,人影幢幢,声势浩瀚,真的是良辰美景不夜天。

古时元宵节,更是浪漫的灯会节。“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马隘通衢。”“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赏灯便是万民同乐,老幼同玩的最好庆贺,元宵节赏灯最早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最早的原始灯会为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家庭幸福。

“花市灯如昼”“人约黄昏后”这样浪漫的元宵节,最适宜恋人成双成对出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夜光中,那些各色灯儿如星月遗落人间。灯,泻七彩霞光。人,溢一生芳香。皎月临空,灯火阑珊,月色朦胧,青春朦胧,情不自禁,情真意切。余秋雨说,元宵节是青年人的叛逆节,他们在热闹中寻觅高雅,在人海中寻找美丽,在美丽中找到了爱情。

在大冶乡村,元宵节村村都要玩龙灯。舞龙灯,是大冶农村春节元宵节传统的民俗娱乐活动。陈贵镇的舞龙队从平常的乡村舞台舞向了全国,舞向了国家级赛台,还夺得无数金奖。

龙灯是用木头雕成龙头,涂上鲜艳的色彩,点上龙睛,显得威武庄严。用竹篾扎成圆筒状的龙身和龙尾,外面罩上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一竿,首尾相距约有十数丈长。龙前由一强壮灵活的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龙珠,作为引导。舞龙队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头龙身,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穿、腾、跃、翻、滚、戏、缠等动作套路,充分展示龙马精神气韵,引得全村人全村出动,争相观睹,家家户户办香案,接龙灯。

龙是人们崇拜的图腾。玩龙灯是一个盛大的阵式,有排灯、花灯、龙珠、龙灯、锣鼓队、炮队等。玩龙灯的队伍都穿着统一的鲜艳服装,一条红龙就扎红头巾,穿红色衣服;一条黄龙就扎黄头巾,穿黄色衣服。舞龙灯时,还会有一个戴黑色高礼帽的礼生高声唱词。

龙队提前向各村庄送龙灯拜年贴,各村庄都要先放万字头的长鞭炮接龙灯,龙灯才会进村。龙灯先在村中的空场上舞龙,龙珠在龙头前上、下、左、右舞动,龙跟随龙珠翻滚起舞,围观的村民尽情燃放鞭炮、烟花。儿时,等龙灯舞毕,母亲总会叫我和哥哥跟着一群孩子们一起去钻龙灯,祈求龙王庇佑健康成长。家里有母鸡孵鸡崽的人家,妇女会去扯龙鳞拿回家去放进鸡窝里,据说可以不会有寡鸡蛋,鸡崽会出得齐,活泼乱跳长得肥。

元宵节,全村鞭炮齐鸣,烟花齐放,灯火通明,人声鼎沸,鞭炮放得越热烈,龙灯就舞得越欢腾。

玩龙灯是春节元宵节最热闹的民俗活动,是浓浓的年味,是纯朴的乡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