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散文吃春花/周桂芳

(2024-04-15 08:37:35)
分类: 味蕾绽放

散文 吃春花/周桂芳

   

你吃过春菜,吃过春花吗?

春天,趁春归,吃一口春花,把姹紫嫣红的春天留在心田。

春天,吃上一口春天的花草,仿佛吃进了整个春天的花朵、鸟鸣、山水、云雾、田野、山林,在睡梦里,春天像天女散花,带你翩翩起舞

在乡村,春天吃春花,是春天少不了清欢。春天,几种最新鲜的花草,就跟过年穿新衣服、新鞋子一样满心欢喜。

乡村处处景、步步是花。

儿时,吃的春花,最多的是映山红。儿时,我春天放牧山坡上,自己四处自由行走,到处撒欢,满山满垄花,摘春花,吃春花丛林间,山头边,映山红开始在自顾自地玩躲猫猫,慢慢的,就自己忍不住在丛木间笑出声来。到处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你追我赶,竞相怒放,漫山遍野,风风火火。与我的胸前的红领巾互相比美,迎风飘扬。

刚摘一捧映山红,鲜艳可爱,我是舍不得吃的。看它,闻它,亲它,慢慢地我的嘴里就生津了,冒酸水了,馋得我口水直流,馋虫翻滚时,我就一片片、一朵朵地含在了嘴里,酸酸甜甜的爱在了心里。吃一回映山红,甜蜜就在我心里荡漾开来,欢乐就在心底怒放,嘴里像抹了蜜,心里像开了花,满心欢喜。

朗朗的笑声伴着满口的映山红,一段天真无邪的快乐幸福时光。与我亲密联系在血液里的映山红,它染红了清纯的少年情结。

春天是食花的季节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是家乡多年流传风俗。在家乡物质贫乏的耕读苦乐年华里,母亲变着花样把紫藤花蒸着吃,炒着吃,炒鸡蛋,摊面饼,洋槐花蒸着炒着吃,每天变着花样……它们都成了春天盛开在八仙桌上的至真美味。

   春天,紫藤花开得最美。紫腾花像一串串紫风铃挂在树梢,像一片片紫云飘在山野。母亲扛着锄头,提着篮子出门劳作,傍晚从山间田畈回来,顺带着就摘回了一篮子紫藤花,那是我们晚上的一盘春花菜。母亲先把紫藤花焯了水后,加油清炒,不一会儿就端出一盘清亮的春天上桌。有时,母亲用紫藤花摊派鸡蛋饼给我们吃,鲜中带甜,甜中带清,这是春天一道亮丽的开荤菜。碰到好太阳,勤快的母亲,就把摘下来紫藤花晒干以后慢慢吃,那味道,吃起来就像干麻虾一样美。

    槐花开了,槐树上像是挂着一串串雪白的小铃铛,闪着银光,清风徐来,香气飘拂。洋槐花蜜色泽淡黄澄亮,甜润爽口,又能润喉止咳,深受乡村人的喜爱。母亲会用槐花大米粥吃,将鲜槐花洗净,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水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35分钟,粥浓稠清亮,槐花香气四溢,喝一口,口口吃的都是春天。家乡的妇女们会变着花样吃槐花,蒸槐花槐花炒鸡蛋。我最爱吃槐花煎饼将槐花洗净后焯水;控干水后,加入盐、鸡蛋、面粉进行搅拌,拌成糊状;锅烧油烧热,将拌好的槐花糊放进锅中,铺成饼状;小火煎至两面金黄时,即可出锅食用,热气腾腾,像蒸蒸日上的春天

这些乡村普通常见的花儿,在妇女的巧手下,变得丰富多彩,秀色可餐,可做主食,可做汤食,可做菜肴,可做点心。在旧时饥荒年,曾经都是乡下人的救命花。

春来试春盘,是自古的美事雅趣。历史上还有许多名人喜爱食花儿。屈原、陶渊明等爱吃菊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是屈原的偏爱和执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淡雅性情;清代的大吃货袁枚更是对花情有独钟,他春食玉兰,夏食荷花,秋食菊花,冬食腊梅,真是一等一的“花痴”。林洪更是将梅花的落英在锅中煎熟,取春雪一锅,与白粥共煮,粥香与花香共舞,让人自醉不已。这林洪也是大吃货,春花吃的最早,吃得深,吃到春天的骨子里去了。“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助春情。”元好问试吃了春盘,不觉花花争奇,草草入味,内心满是春情,不知他最钟情的是哪朵春花

我喜欢家乡的春花美,也特别喜欢吃家乡的春花。可以爬到树上,尽情品尝春天的鲜美,可以围桌而坐,品尝花儿做的春花美食,也可拥花入怀,一口花,一口春。  

人养花,花养人。世间大多的花都可以食用,据查可食用的花多达160多种。玉兰花、栀子花、玫瑰花、茉莉花、牡丹花、石榴花、荷花、南瓜花、桂花等等多种鲜花都可以食用,让人品尝人间清欢。

  自然万物,同生同长,互相滋养。春吃春花,春花打开了人的味蕾,滋养了生命,为春天增添了别翻风味,丰富提升了生命的层次。乡村春花随手可摘,就地取材随便可吃,与人同长,与人同在,与人享用,体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自然生存智慧。

从小,我就放牧春花中,与野花野草一起长大,春天就想吃口春花,春花的味道,就是春天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就是母亲的味道,至真、至朴,至味。 

  吃上一口春花,就像吃一口春天,就像把春天消化在身体里,浸润到血液里,让蓬勃的生命力在骨血中生根、发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