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常宁报》发《冬天焐进乡村的怀里取暖》1月8日

分类: 最新发表 |
冬天,焐进乡村的怀里取暖
周桂芳
冬天,回到乡下,再冷的天,心里也是暖洋洋的,就像焐进了乡村的怀里,扑面而来的有一种泥土的体香,有母亲一样温暖的体香,心里踏实稳妥温暖静好。
每一个游离乡村外的游子,不管在哪座城市打拼,不论寄居在何方,就像一棵棵游走在城市的树,一回到乡村,就像一棵乡村的树,终于落了窝,扎稳了根。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一棵树,不管我们身在何方,远游哪里,我们的根依然深深地扎在乡村的土窝里。
人与树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都顺应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在城市水泥丛林里呆久了,总觉得拥挤、吵杂不已,所有的精神养分快要被榨取干了,感觉整个人,整个精神都快要干瘪了。在喧嚣的城市游离久了,在时光的长河里漂泊久了,都需要回归乡村,回到乡村的怀抱,寻找慰藉,寻求寄托,补充给养。
像我一样生于乡村长于乡村的孩子,回到乡村,是乡下母亲的殷殷期盼,是一种浓浓的亲情牵引,我们是母亲手里放飞的风筝,母亲手中的线一拉,我们就乖乖地钻进母亲的怀里。不管我们身在哪里,漂在何方,我们都是乡村天空放飞的风筝,飞得再高再远,线都牵在母亲的手里,拴在故乡门前的梧桐树上。
冬天的乡村是淳朴的。走进村口,迎接我的是几声犬吠,还有迎上来一两个不知叫什名谁的小孩子,歪着脑袋,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望着我。驼着背,戴着黑色礼帽,帽沿上落满一层草灰,门牙都光荣下岗的三爹、太公们双手拢进袖子里,眯着眼,亲切地叫着我的乳名,叫得好亲切,像是回到了小时候。乡村的老人和乡村的冬天一样,瘦了,枯了,老了,老得越来越接近黄土了。
冬天的乡村是温暖的。抬头望着烟囱里的袅袅升起的炊烟,闻到了谁家锅灶里饭菜的清香。冬天,一头扎进村庄的怀抱里真好。回到乡村,吃什么都是香的,吃什么都是暖的。大铁锅煮的白菜粥,香甜浓稠,喝一口周身温暖;煮一锅苕粥,炒两个小菜,一家人圈着“哈滋哈滋”地喝,额头马上冒汗,全身暖遍;最普通的南瓜汤,最地道的小白菜,最纯白的萝卜,都能炒出最可口最素朴最纯真的味道来。家里吃的都是母亲一手一脚种出来的绿色有机菜,母亲把菜园收拾得葱郁繁盛,有一垅垅绿油油的白菜,有一块块紫莹莹的红菜苔,有一丛丛青翠的韭菜,有一丘丘萝卜菜,颗颗青菜像一个个条顺的儿女,被母亲打理得井井有条,服服贴贴,生机勃勃。最喜欢母亲做的菜,母亲做的南瓜汤,汤汁浓稠,香甜可口;冬瓜汤更是味道鲜美,滑润酥融,看着真像红烧肉啊。儿时冬天,母亲每天会在火盆上架一个干柴火,母亲说,架个火,家里有个主。母亲会在炕头的铁锅上捞饭,滤出米汤,煮满锅金黄喷香的锅巴粥给我们吃。母亲在火盆上架一个三角扒子,再放上一口小铁锅,煮真正的火锅给我们吃,有时是煮几块豆腐,下点小白菜,炖粉条,白的清亮,绿的玉翠,我们一家人围着火盆,伸长筷子做海底捞状,吃起来真的很过瘾。有时,会用几块腊肉骨头煮干萝卜丝,再放点干豆腐角一起煮,洒点葱姜蒜,吃起来味道浓厚醇美,有腊肉的浓香,有萝卜的清爽,吃得周身舒服温暖。每一道菜都有母亲的味道,都有温暖甜心的味道……
有母亲在的家,是温暖的家。有母亲在的乡村,心里就有个主。
冬天,焐进乡村的怀里取暖,有满满的幸福涌上心头。
后一篇:原创散文插枝梅花便是年/周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