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老榨油铺/周桂芳

(2023-06-15 10:53:56)
分类: 乡村乡愁

原创 榨油/周桂芳

周末,回乡下看望母亲,陪母亲在院子里说话。母亲高兴地对我说,“今年我打了一百多斤油菜籽,过几天我就去打菜油,到时候给你一壶菜油,新菜油炒茄子最好吃了。”   

说起打菜油,不禁想起中学旁边的老榨油铺,好像空气中又飘来了浓浓的菜油香,那是我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榨油铺在我们南山中学附近,旁边有一条高高的长长的送水堤,堤两边形成了一条有弧度的绿色大坡地。这绿色的大坡地,是我们同学相约玩耍的老地方,是我们的秘密基地,更是我们的青春乐园。

放学后,或是午休睡不着,我们同学就会相约溜到老榨油铺后面的坡地上玩耍。空气中飘来浓浓的菜油香,我们会深深地长吸一口气,真香啊,有点陶醉了,像是在享受一顿猪油蒸黄豆一样的美味大餐。我们都是农村穷苦孩子,那时每天吃的都是食堂蒸的铝盒饭,咽的菜都是从家里带来的两罐头瓶豆酱腌菜,不见油不见荤不说,夏天吃到周五还发霉长毛了。能闻到这浓浓的菜油香,就相当于开油荤了,吃不到,闻一闻也是好的,就像过了嘴瘾。

我们对这个老榨油铺都很是神往。老榨油铺的大门总是半掩着的,我们每次经过,总会放慢脚步,伸长了脖子,歪着脑袋,朝里面观望。里面的光线昏暗着,总发出“吱纽吱纽”的声响,总有人在不停地劳碌着。

那时候,我们闻过最多的是菜油香,有时幸运能闻到芝麻油的香,那香味更是让人直流口水,馋虫涌动。榨油铺里的原料多用菜籽,偶尔也用花生、芝麻、棉籽等油料。这些油料都是附近村民田地里种的,油菜收割了,就会榨好长时间的菜籽油。黄豆收成了,就榨大豆油。芝麻收成了,就榨芝麻油,这芝麻香真的是香飘十里,连我们学校上课都隐约能闻到芝麻油的香气

榨油铺真是个好地方,天天能闻油香,也是个神奇的地方。一些我们农村田地里种的平常种子,如油菜籽,芝麻,花生,黄豆,经过这个榨油铺一加工,一变幻,就变成了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了少不了的食用油。

榨油的第一道工序,是用油磨粉碎原料油磨上面共有两个大磨,分粗磨与细磨,两个大都比普通面磨大而沉重。母亲说,我们的胃就像这个大磨盘一样,也是磨碎食物。粗磨细磨菜籽磨成细细的粉,称为饼须。为了省时省力,榨油师傅牛或骡子用布条蒙上眼睛,就可以帮人拉磨了。难怪说眼晴是心灵的窗口,只要它们被蒙上了眼睛,仿佛智商就马上下降了,它们就会很温顺很听说地听人的使唤,永远不停地顺着磨道拉磨前进。

榨油铺里有一间“油闷子”土屋,是榨油的封闭生产车间,也第一道工序我很好奇,为什么叫“油闷子”呢?原来,是因为整个榨油的过程,需要保持一定高的温度才行,只有经过这样长时间“闷”的过程,才能保证高的出油率所以土屋子门窗都关得紧紧的,闭得严严的,不能进风漏气,越闷越好。

“油闷子”屋摆放着一个木制的大型油榨,这是最神奇也最重要的榨油工具。油榨的上下有两根约3米长的笨重粗木料,都油光锃亮的。一根固定在地上,另一根悬在上面,俗称地杠、天杠,两杠上下对齐。天杠一头固定在木架上,另一头系绳悬空,中间有一根顶棍支撑。天杠这一头还有牛皮大绠缠绕,大绠下连着龙门上的滚龙,以人力转动滚龙,就可紧缩牛皮绠,使天杠产生巨大的压力。后来,我在上物理课学到了杠杆原理后,才明白了这大油榨其中的神奇奥秘。

油榨配套的一个程序就是馏锅。榨油的原料饼须,经过热气蒸熟才能多出油。馏锅靠着一面老土墙,下一口大锅灶,上一个大大的烟囱。大口上封闭只留出一个出气的小圆口,烧开锅里的水,圆口上放置馏桶,桶内装一定量的饼须,待桶上冒出大热气后,就可进入菜籽饼成形的工序。让菜籽饼成形的工具为馏箍和馏衣。馏箍是由细竹篾编成的圆圈,制作一块饼需要两个箍相垛。馏衣用麦秸秆制作,像薄薄的纸扇一样,可用三个在馏箍内铺成一个整体。制饼的地上铺上一块方形木板,榨油师傅在木板上放好馏箍与馏衣后,将蒸熟的须子“砰”的一声倒在箍内,为了能快速裹好馏衣,榨油师傅是打一双直接踩上去,一双有力的大手抓头顶上悬挂的绳套,强壮的身体左右旋转,大光板子踩的“啪啪”作响,一刻不停地踩踏饼坯。这真正是双脚双手并用,饼坯踩结了以后,用木刀从下面将饼坯连包装整体托起,摆放在地杠上的油盘上。然后,陆续将踩好的饼坯一块一块往上垛,要垛得笔直齐整的,不能有丝毫的偏歪,我还数了数,一共垛齐了15块,就可以开始榨油了。

只见一个身强力壮的榨油师傅,稳稳地站在地杠上,用力杠起天杠,抽去顶棍,将天杠稳稳地落在饼坯垛上。接着,又来一位榨油师傅共同整理牛皮绠,在滚龙上套好以后便拿起搬杠开始紧绠。搬杠是两根油光锃亮而圆溜光滑的木棒,长约2米,粗如碗。搬杠分别插入滚龙两头的圆孔内,用人力搬动滚龙牛皮绠越来越紧,榨油师傅越来越要用力气,真正是使出全身力气,只见他手上强壮的肌肉都鼓了起来。两个持杠榨油师傅早已汗流浃背了,他们干脆就掉了早已湿透了的褂子,光着膀子干活,豆大的汗珠子顺着膀子往下流。他们手抓悬吊下来的绳套,双脚站在搬杠上,齐声喊着:“咳——咳!”用全力往下踩压。随着一下下的用力踩压,油榨发出一声声巨大的响声。在天杠的压榨下,饼垛的馏箍上冒出成串的金黄色油花“唰、唰”地落入油盘,经油槽出口往下流入油桶。搬杠榨油师傅才得以喘口粗气,擦一把汗,短暂休息一下有时他们会深深地吸一口长气,像是要把这浓郁的油香味全吸进五脏六腹里,是他们片刻的放松和享受

榨油工序结束后,还要耐心静等两三个后,才可拆垛,这时油已基本出尽,饼尚有余热,最适宜脱箍去衣。如果等到油饼凉透凝结了,就难以脱衣了。

榨油铺每天榨油三次,几个榨油师傅每天从早到晚,而且都是用蛮力的纯体力活,真的是非常辛苦劳累,不是身体强壮的汉子根本吃不消

随着科技进步,现在的榨油铺榨油全部都是用机械生产,既省时省力,出油率也更高。传统的木榨、油磨早已光荣退役了,那老榨油铺深深地留在我年少的记忆里,成为了浓郁香甜的乡愁

美好生活,共同编造,在乡村振兴大潮中,那些古老传统的工艺,既是乡愁记忆,更是古老工艺传承。木榨工艺的老榨油铺有的被很好的保存了下来,改成了乡愁陈列馆,有的地方还在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木榨工艺,既是勤劳质朴的先辈们的智慧结晶,更是农耕文化留下的宝贵资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