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桂子
桂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800
  • 关注人气: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佳节思亲

(2022-08-16 16:53:02)
分类: 亲情无价

佳节思亲/周桂芳

秋天,望着天上渐大渐圆的月亮,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思念滚滚来真的是佳节倍思亲。

沐浴在洁白的月光下,沿着清风拂面的湖滨慢慢地走,感觉周身被月亮的清辉环绕。望着天上的月亮,就像父亲厚实温暖的手掌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想起父亲,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想起想起他的坏,想起他的狠,想起对他的悔和愧,不禁就会鼻子一阵酸,流下泪来。

儿时,我对父亲是陌生的。白天很少能看到他,父亲早出晚归,早晨天蒙蒙亮,我正睡的正香,他就出车去了;晚上等我已沉沉睡去进入梦乡时,他才披星戴月的满身教疲惫回家。清早,只看到的父亲换下来的一身散发着难闻的汗臭味的脏衣服,才知道他半夜回家了,而且还是我早晨提去港边帮他洗。白天看不到他的影子,闲时也看不到他的影子,连“双抢”那么忙时,也很少能看到他的影子。家里永远只有母亲,只有母亲一个人起早贪黑地操持着生活,家里家外全靠母亲,只有母亲一个人在脚不沾地的忙碌着,还要带着我和哥哥一起干永远也干不完的农活。别人家都有男劳力做重体力活,都有男人扶犁打耙,只有我家都是母亲求着去帮别人栽田来换工,换来三爷或太公来帮我们犁田打耙。

我对父亲是嫉妒的。因为他生为一个农村人,每天穿着长裤长褂,却可以不干农活。我们每天累得狗颈直伸,腰酸背痛,而父亲气人的是竟可以不参加“双抢”。偶尔请假回家栽一上午田,还要顺带着把五六岁的我拉下田,跟着他开始学插秧,而且硬硬一上午教我学会了栽田。村里和我同年的五六岁男孩还在父亲肩头打马肩撒娇,而我已开始在半腰深的水田里开始学习插田了。我个子矮小,一脚下到水田里,泥水已经漫到了我的大腿根上,我吓得惊叫起来。父亲却叫我别怕,不准离开。父亲先解开一把秧,教我左作拿秧苗,右手大拇指分秧,隔几远插一棵,离几远栽一行。开始,我学不会,栽下去的秧苗要么全浮了起来,要么就全趴在泥水里,像鸡儿扒的乱草。父亲说:“栽田像写字一样,一棵棵秧苗要栽正,手指要插到泥巴里窝起来,棵棵要立起来,一行一行,行行对齐。栽田也像做人,要挺起腰身站得直,堂堂正正做人。”父亲边说边就一棵棵给我栽示范,别说,父亲插的田立得最正,对得最齐,全丘田里的秧苗就数父亲栽的最醒目最立正。只可惜的,他一年也栽不到一两次,而且还把我拉下了田,所以我记得真真切切。

我对父亲是记恨的。家里有一丘离家最远还要过畈过港的三升六的田地。因为路途遥远,捆这丘田的稻头时父亲会早早回家帮母亲捆稻头挑稻头。出巧的是,每次父亲在挑完三升六田埂上最后一担稻头时,田埂上总会剩下一捆小小的稻头。父亲先是夸我几句,给我戴几顶高帽子,然后就要求我把它背回家父亲帮我把稻头扛上肩,让我走在前面,说他在后面帮我保驾护航。他则在后面挑起最后一担稻头,稻头沉甸甸的谷子一闪一闪地闪着风,父亲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摧着我快点走。我肩上扛着的那稻头就像一座小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那讨厌的稻禾刺着我的颈我的脸生生地痛。一边走,沉沉的稻头一点点往下沉,我恨不得把它狠狠地丢到地上父亲在后面喊“不能放,谷子都掉了。”“再坚持一下,马上到家了”。我咬咬牙,双手使劲地把稻头往上拉,稻头却越往下沉真的走不动了,里多的路,弯弯曲曲的田埂路,怎么就那么长。父亲在后面不停地催促我,“走快点,我要踩你的脚后跟了,再不快点,爸爸也挑不动了。”身后的父亲把稻头挑得呼呼作响,像擂起的战鼓,密密的鼓点催着我不敢停下来。在父亲狠心的催促下,我把最后一捆小稻头终于千辛万苦扛回了家,我整个人累得像狗一样裂着嘴,喘着粗气,都快接不上气了。最可恨的是,父亲年年都上演相同的戏法,年年都巧得狠,就总会剩下那么小捆,都要我背回家。

我对父亲是埋怨的。那时我中专即将毕业,学校准备保送我到北京上大学。学校电话打到父亲单位办公室,告诉父亲时,父亲是高兴的,但惊喜之余,又继而发愁犯难起来。因单位不景气,北京高额的费用,中专毕业都不好分配工作了,等大学四年毕业后还能否包分配等重重顾虑,让父亲下不定决心而错失了时机。是父亲的犹豫不决,竟错失了我改变一生前途命运的良机。我每天以泪洗面,不言不话,若有人问起此事,我就对父亲满是埋怨,埋怨父亲无能。父亲默不作声,避开我,有时会喝起闷酒。暗地里,父亲却花钱托人找门路,帮我联系工作分配的事。但是个个都石沉大海,了无音讯,白白花了父亲辛苦挣来的血汗钱。

我对父亲是愧疚的。那个灰色的七月让我慢慢长大了,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我没有拼爹的命,必须靠自己。从那时起,我学会了自己自立更生,我毛遂自荐去乡村小学当了代课老师,暑假去走村串户推销三株口服液,帮人高空画过宣传画,我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在生活磨难中,我开始慢慢理解了父亲的辛苦,懂得了父亲的不易,并懊悔自己的不懂事,总想着等我将来挣钱了再好好孝敬父亲。

工作后,我很忙很少回家。父亲每次出车经过小镇,总想来看看我。由于我经常下乡工作,总是无功而返。有一次好不容易碰到,我强留下父亲吃了饭再走。因为没钱下馆子,我本想叫食堂厨师炒两个菜,父亲却一再强调不要乱花钱,食堂有客餐厨师也忙不过来,我就只好打了点饭菜。唐瓷缸里装着白米饭,加两个素菜,父亲却吃得津津有味。父亲边吃,边翻看我在窗前练的毛笔字,还一个劲地夸我的字有长进。我望着父亲的背影,无意间看到父亲的两鬓头发竟全白了,父亲竟老了。我看着父亲,他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眼袋像肿了似地鼓起来,额头上的皱纹密密麻麻,原来父亲真的老了,其实父亲才刚到五十岁的年纪。

这是父亲唯一一次吃我买的午餐,也是最后一次。就在那年深冬,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而我却未能守在他身旁送终。母亲哭着说,父亲弥留之际,断断续续念着我的乳名。

子欲养而亲不待。从那一刻起,我就欠下了一笔情债,一辈子也还不清的情债。

全文共2330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