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攀登太白山温馨提示

(2007-01-13 11:59:01)
标签:

登山杖

马儿

帐篷

攀登

对讲机

太白山

分类: 在路上
转眼间从太白山回来已经一周多的时间。本来想写游记,看到雪花的游记后就断了这个念头,所谓“倚天屠龙,谁与争锋”。游记虽然不写了,山上的那些人、那些事还不断地浮现在脑子里,总在怂恿着写点东西,于是形成了下面的几句话。有些是经验,有些是教训,有些是亲身体会,有些观察而来,无论如何,希望对参与户外活动的朋友们有些帮助,更希望今后上太白的驴子们更安全,更顺利,更开心。
温馨提示:
1、一定要请登山向导。太白山幅员广阔,道路情况复杂,特别是在风雪条件下很容易迷路,一个熟悉道路的向导是必需的。此外如果有的队员体力不支,向导还可以帮助背些装备。
2、要携带对讲机、登山绳等公用装备。这次雪峰队带了五部对讲机,一根三十米辅绳。出发前我还在想这些没有必要,白白增加负重,事实证明对讲机和辅绳在登山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第三天在跑马梁上遭遇风雪,25人分成了五组,每组配对讲机一部,保证了无人掉队,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前进速度。第二天晚上解救受困驴友,没有对讲机和辅绳也是不能想象的。
3、要多带袜子。据了解,这次太白之行很多人都有鞋子进水的情况,原因不一而足。有的是鞋子坏了,有的雪从鞋帮灌入,有的脚汗重,结果都是湿了鞋袜。即使是穿着千元级别的goretax登山鞋也难保不进水。在寒冷的山上攀登徒步,保持双脚的干爽是很重要,所以要及时更换干袜子。这次个人带了四双袜子,coolmax一双、羊毛袜一双、毛巾袜两双,还是不够。总结公式如下:需要袜子总数=登山天数+1或2。
4、需要登山杖。有研究称登山或徒步过程中使用登山杖助力可以节省15%-20%的体力,用两根登山杖可以节省更多体力。虽然具体数据无从验证,但参加这次太白活动的很多人都体会到了登山杖的用处。爬好汉坡的时候双腿像使灌了铅,用登山杖助力就好一些;过乱石坡的时候用登山杖多一个支点更稳定;下山的时候用登山杖撑一下膝盖受到的压力就会小很多。(大胡似乎是整座山上唯一不用登山杖的人,很强,但不提倡)
5、一些必需的药品,感冒药、胃药、冻伤膏等。这次带了部分药品上山,派上了用场。第一天走下来有点感冒症状,赶紧冲了两包板蓝根喝下,后面几天不敢大意,天天喝。同行的一位驴友肠胃不适,三九胃泰起了些作用。冻伤膏本来可以在第二天救援活动中用上,慌乱中忘记了。另外还带了“速尿”应付高山反应,也是必需的,有备无患。
6、减少夜间活动。晚上气温低,风大,容易发生危险。本人第三天早上从帐篷爬出准备早饭,迷迷糊糊中一阵强风吹来,向旁边踉跄几步,天亮后发现脚印距崖边就一掌宽的距离,一身冷汗。有人要问:内急如大胡,如何解决?根据以前在四川的经验,可准备一个500毫升塑料瓶放在睡袋内,内急时之间直接灌入,将口拧紧即可。注意:A、第二天不可将瓶子放在灶台上或冒充饮料给他人喝,B、根据瓶口大小,和JACKY商量后觉得脉动的瓶子最合适。
7、护膝最好带着。登山徒步时膝盖受到的冲击压力较大,特别是在下山的时候,一副护膝能很较好的保护驴子的膝关节。像是太白这类海拔较高、周期长、气温低、多风雪的活动,护膝应该是必备的,否则得了风湿有点不划算。这次出行前马儿踢球时伤了腰,又不小心从高速行驶的自行车上摔下伤了右膝、右肘和左手腕,所以上山的时候戴着护腰、护肘、护腕、一对护膝,实践证明效果不错。好在这些护具都在衣服里面,要被老驴们看到该笑话了:)
8、保温水壶必不可少,睡前可以烧好半壶开水带入帐篷内。登山体力消耗很大,休息时能喝一口热水对于恢复体力相当重要。马儿几次走得接近崩溃,强撑着到营地,喝上杯热水之后才感觉又活了过来。所以一个保温性能良好的水壶是登山的好伙伴。此外,晚上在帐篷里有时会口渴,所以睡前烧点水带到帐内也是好习惯。马儿第一天晚上在南天门被渴醒(主要原因是晚饭方便面太咸),当时刚过12点(07年第一天,呵呵),冒着寒风,只穿着秋衣秋裤钻出帐篷摸到庙里烧水喝。后面几天不管多累,睡前半壶水是一定要带进帐篷的。
9、电池带充足,不要在小店里买。马儿和阿屠出发前想起没带备用电池,匆忙中从一小店买了六节南孚电池,后来证明是假冒伪劣产品,用在头灯上没有两个小时就彻底歇菜。好在马儿还带了一个备用的led手电,后面几天晚上扎帐篷、在帐篷内活动就靠手电,麻烦多多。特别是下山那天,翻越小秦岭时快天黑了,我和阿屠头灯没电,夜里走山路必是凶险万分,不得不拼命向前赶。下到公路上时天刚擦黑,才长出了一口气。公路上走夜路就好多了,Jacky还支援我俩一个手电,在此Jacky再次表示感谢:)
10、口袋里揣几块巧克力或者奶糖,随时补充体力。这一条就不多说了,对各位老驴、新驴都是常识。除了补充体力,还可能有更大的作用。前年四川骆驼峰山难,一位北京山友和向导卢三哥不幸遇难,唯一幸存的一位女性山友据说靠着几块糖坚持了三天。看来糖块虽小,意义重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元旦走太白
后一篇:送狗迎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