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乌龙潭与《红楼梦》

(2009-04-23 07:33:00)
标签:

南京市

乌龙潭

红楼梦

曹雪芹

袁枚

江宁织造府

随园

旅游

分类: 江山揽胜

   http://www.yangtse.com/jspd/jstpxw/200804/W020080416353291252098.jpg

    闻名遐迩的乌龙潭,以幽美的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互交融,风姿绰约,令人神往,被誉为“西城之冠”。这是乌龙潭全景。

 

  乌龙潭与《红楼梦》

    相传,当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在金秋之夜约魏源泛舟潭上赏月,陶公诗兴大发云:“乌龙美景,秀色可餐。”魏即和之曰:“有些妙处,何必西湖。”因此乌龙潭又有“小西湖”之美誉。 

   

   乌龙潭与《红楼梦》

    据考证,乌龙潭在六朝时乃是南京水系入江的一段通道,明洪武年间修筑南京城垣,将乌龙潭围入城内。由于其风景秀丽,达官显贵竞相沿潭造园筑墅,至清初,乌龙潭边私家园林已是鳞次栉比。

 

  乌龙潭与《红楼梦》

    在当时众多的名园中,明末“五秀才”之首的吴应箕的“吴氏园”是值得一提的。  

 

http://www.wulongtan.com.cn/redmansion/pic4.jpg

 

 

    据陈诒绂《金陵园墅志》中记载:“吴乐园,贵池吴次尾应箕寓金陵,尝言乌龙潭为山水都居,不必造作,而自然风景,遂园于乌龙潭畔居焉。”袁枚的《续同人集》中张坚赠袁枚诗前小序中云:“白门有随园,创自吴氏。”这些都表明当时乌龙潭边确有吴氏园。 

   

 

 

  乌龙潭与《红楼梦》

    入清以后,历任江宁织造的曹家买下吴氏园,并在其基础上不断扩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织造府花园”。雍正五年,曹家因事获罪,家产落入继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手中,曹织造园就成了隋织造园。然隋好景不长,上任仅4年又被抄家,织造园渐渐荒圮。

 

  乌龙潭与《红楼梦》

    至乾隆十三年,袁枚买下荒园故址,易隋为随,为随园也。遗憾的是当年号称300亩,《盔山志》中云:“天下所称名园也”的随园,在太平天国时期被辟为稻田,如今也没有什么痕迹了。这是仿照1942年上海同文书馆绘制的大观园图。

  

  乌龙潭与《红楼梦》

    关于《红楼梦》和随园的关系,曹雪芹的姻亲富察明义《题红楼梦》诗题下有注云:“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上图左边为曹雪芹纪念馆,右边为百年桂花树,明末清初桂树桩,因其花色金黄,亦名金桂。据专家测定,距今约有400年历史。每年两度开花,香气逼人。老树桩已腐,该树桩为后萌发新枝,现被列入南京市被保护的古树名木。

 

  乌龙潭与《红楼梦》

    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也说:“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乌龙潭与《红楼梦》

    曹雪芹(约1715–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先世本汉人,康熙年间,入正白旗内务府籍。三代世袭江宁织造。雍正五年,其父以事获罪,家道衰落。曹雪芹生于金陵,并在此度过了“锦衣纨绔”之童年,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晚年所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思想性、艺术性最强的作品之一。曹雪芹像后为曹雪芹纪念馆。 

 

  乌龙潭与《红楼梦》

    矗立在乌龙潭南部的龟山上,体积约50立方米,高6.3米,宽3.5米的石头,上书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石头记”,落款是“钟山居士题”。

 

  乌龙潭与《红楼梦》

    “沁芳桥”为一复桥,桥长近10米,宽2米,花岗岩铺面。沁芳桥其名取自《红楼梦》,书中宝黛在沁芳桥边读西厢,左边白色的雕塑就是宝玉和黛玉在读西厢记。

 

  乌龙潭与《红楼梦》

   “紫菱洲”也取自《红楼梦》,为潭内一半岛,岛内以植物造景为主,不大的面积汇集了垂柳、榉树、桂花等十余种观赏树木。

 

  乌龙潭与《红楼梦》

    紫菱洲与花台、树池、长廊为一体,形成幽雅的景观。

 

  乌龙潭与《红楼梦》

    远处山坡上有一尊白色的雕塑,为“宝钗扑蝶”。如今的乌龙潭,花繁树茂,绿草如茵,鸟鸣枝头,鱼跃碧波,这美景,恐怕宝钗也要沉醉其中了吧。

 

  乌龙潭与《红楼梦》

    这是新建的“天仙宝境”牌坊,沿小路上去,里面将建红楼文苑。现在正在施工,所以只拍了牌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