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当年的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让人们记住了万泉河这个名字。
万泉河全长163公里,发源于五指山。上游两岸,山峦起伏,峰连壁立,乔木参天,奇伟险峻。万泉河的中下游,从石壁至椰子寨一带,河水温顺平缓。再下文曲、温泉、沙美,河面更是段段开阔,漫江碧透,水清见底,沙礁可辨,卵石可数。两岸晨昏景色变幻神奇。清晨,晨曦喷洒,椰林村庄拨纱露面,黄色来临,残阳撒金,河面倒影沉壁,薄雾织纱,晚风习习,此情此景,让人心醉。
万泉河发源于五指山和黎母山两源合口,流经琼海,滋养了琼海肥沃的土地,浩浩荡荡奔到博鳌流入南海。碧绿的河水、翠绿的河岸、文明的村落、纯朴的百姓,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称之为生态河、绿色河一点都不为过。
万泉河历史悠久,传说优美,文化深厚,民风浓郁。传说万泉河原名“多河”。元朝武宗皇帝太子图贴睦尔因“将构异图”被英宗放逐琼州,绅士王官忠厚待之,常从太子游览多河,饮酒消愁,“为之出三百金,以聘青梅与之完婚”。公元1324年,太子被召返京,王官率民于多河畔相送,齐呼“太子万全”、“一路万全”。
1328年,太子即位为文宗皇帝,于1329年诏文封王官为南建知州,以报当年救主之恩,将“多河”命名“万泉河”,以报百姓“万全”相送之情。
文宗皇帝回京后,日夜思念万泉河优美的自然生态与纯朴善良的人民,为此在北京命名了一条“万泉河路”。将北京大学旁边的河流命名为“万泉河”。
这个传说诠释了万泉河旅游新的概念,她不仅是一条生态河,也是一条“御河”,更是一条文明河。
人们游览万泉河,正是顺着当年文宗皇帝游过的河道,观赏两岸原始的自然风物,回忆万泉河悠久的历史,感受两岸善良纯朴的百姓与家园文明,从而体验与造物同体、与天地同在的情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