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壮语称为“芭莱”,意为“画有图画的大山”。
花山岩画是世界上画面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个体岩画,记录了2000多年前骆越先民战争、祭祀、舞蹈等生活场景。岩画用赫红色颜料绘制在悬崖绝壁上,共有图像1900多个,包括人、兽、铜鼓、环首刀、羊角钮钟等。
花山岩画画面风格独特,图像粗犷,造型古朴,气势恢弘,极富艺术感染力和神秘色彩,是岭南古代文化发展的缩影,是壮民族文化乃至整个骆越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具有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美术学、民俗学、宗教、舞蹈以及地理、水文、地质等重要价值。
花山岩画景区以大型岩画和珍稀动植物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和生物保护基地,是花山国家级风景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具有标志性的精华景区。
花山上的岩画历经2000多年却毫不褪色,而且人物、动物栩栩如生。土红色的人像和物像有正面和侧面两种姿势,正面人像两手高举、两腿叉开成立马式;侧面人像两手平伸、两腿微蹲成跳跃式,既象练兵习武,又似狂舞欢歌。物像中有象马似狗的,有象藤牌、锣鼓、太阳的。
1988年被列为全国文保单位,2006年被国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预备名录。以花山岩画为代表的花山文化是古骆越民族的根祖文化,因此,花山也被称作“骆越圣地,东方麦加”,是天下骆越后裔朝觐的圣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