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始设立于康熙四年(1665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为止,有影响的总督共计86人、98任,历时247年。“两江”是指当时的江南省和江西省,江南省是江苏省和安徽省的总称,那时的上海也归属江苏,也就是现在的三省一市的范围。当时的两江一带人文荟萃,经济繁荣,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所以两江总督的地位相当重要。图为总督署大门。
两江总督一般官居从一品,为朝廷的封疆大吏,他的主要职责是“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饬封疆”,也就是坐镇东南,管理军务、军饷,举荐考察地方官吏,总管三省军政事务。清康熙年间,全国设八大总督,依次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陕甘总督、浙江总督、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和云贵总督。在这八大总督中,两江总督唯一掌管三省,是管辖省份最多的总督,政治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所以这个职位在清朝的早中期一般都由满人担任,太平天国运动后汉人渐渐增多。图为总督办公的地方。
“惠洽两江”这块卧碑,是乾隆皇帝赐给当时的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御笔。“惠”是恩泽之意,“洽”是遍及之意,表示尹继善为官两江,造福一方,泽被百姓。尹继善曾先后四次担任两江总督,长达30年之久。他为人通情达理、严肃公正,督政两江期间德政较多。特别是乾隆多次南巡,每到金陵,尹继善总是调度得宜,安排周到,所以乾隆特地御赐“惠洽两江”四字来表彰他的种种业绩。

这是督署花厅,是总督升堂前稍事休息的地方。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两江总督曾国藩在督署花园内散步,忽感双脚麻木,不能行走,随从赶紧将他扶进花厅,他已不能说话。时过三刻,死于花厅,终年61岁。有趣的是,曾国藩与洪秀全这对冤家死于一处,不知是否是个巧合。
衙署大堂是总督衙门里最重要的办公重地,这是总督授传圣旨、与下属商讨军政大事的地方,也是拜祀之日举行礼仪活动的场所。“秉銊三江”和“三省均衡”都是皇帝赏赐给两江总督的。“秉”是“执”的意思,“銊”就是斧子,比喻法律。意思是说,用严肃的法律治理三江地域。屏风上的图案为“一品朝阳”,太阳比喻皇帝,仙鹤比喻一品总督,此图和一品官员胸前的补子一样,既代表官衔,又表示对皇帝的忠心。
大堂的木架上有一面鼓,为当年总督升堂时壮气势所用。
两江总督曾国荃的亲笔手书。
总督衙署外的庭院,花木葱笼,绿意盎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