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

(2008-06-23 10:30:02)
标签:

金陵第一园

瞻园

太湖石

假山

旅游

分类: 江山揽胜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    在南京夫子庙西边,有一座幽静淡雅的古典园林,她就是历史上被称为金陵第一园的瞻园。

    瞻园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前,她就是吴王府,明代建立后,成为开国元勋徐达的府邸及西花园。太平天国时期,东王杨秀清也曾居住过,后来又做过幼西王萧有和王府。清朝时是布政使衙署,清代文学家袁枚等人就是这里的常客。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

 

 

 

 

 

 

 

 

乾隆皇帝南巡时曾驻跸江宁(今南京),曾两次来园里游览,并亲笔题写了“瞻园”匾额,取苏东坡的“瞻望玉堂,如在天上”之意。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历史上在瞻园的全盛时期,其“竹、石、卉、木为金陵园亭之冠”,尤其以叠石取胜。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瞻园的假山为全园的主景,也是全园的主要特色。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

 

 

 

 

 

 

 

北假山为明代的遗存,由体态多变的太湖石堆成,临水处有石壁,下有石径;山中有纵深的山谷,谷上架有旱桥;山上有平台,山下有平桥,可供游人登临。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

 

 

 

 

 

北假山下的石矶自然而生动,为我国江南一带古典园林中所存石矶的上品,也是全国古典园林中的孤例。眼前这块石矶上有一小洞,每逢下雨储满水时便象一面镜子,因而也被称为“镜石”。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南假山为我国著名园林建筑大师刘敦桢教授及其学生、园林专家叶菊华的得意之作。南假山以绝壁、主峰、溶洞、山谷、水洞、瀑布、步石和石径等组成。由于运用了矮山伴高山,水池分两重,池岸与环山小径融为一体等巧妙手法,因而出现了“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艺术效果和典雅意境。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西假山上有石径,有谷道,有山洞,山上花木葱笼,环境优雅,充满了浓郁的自然山林野趣。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园内太湖石多为宋代遗石,相传北宋年间,宋徽宗嗜好太湖石,便让江南一带官员为其搜刮。搜刮来的太湖石每25船为一纲,日夜运往京城,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花石纲”。由于路遇大雨延误了行程,按宋律当斩,横竖都是死,运送花石纲的劳工便随农民起义军首领方腊起义,太湖石便散落到了民间。这块宋代花石纲遗石名为“仙人峰”,好似一位仙女亭亭玉立。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

 

 

 

 

 

 

 

宋代遗石---倚云峰,峰高3.14米,似朵朵白云相互依偎。这块石峰姿态奇巧、波纹起伏、峻峭挺拔、巧夺天工,具有“瘦、皱、漏、透、秀”的显著特征,堪称一绝。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在静妙堂东部,有块形态精巧的太湖石,上书“雪浪石”三字,相传为苏东坡手书。苏东坡酷爱收藏名石,他在河北定县时,曾“于中山后圃,得黑白石脉”,用“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曰雪浪斋”。瞻园雪浪石很可能寓意于宋代同名石,这块石高1.15米,宽1.4米,宛如一团击在石上的浪花,又似阳光照射下渐渐融化的雪团。石上的涡洞和斜纹有着透视感和动态感,构图和方向有着虚实变化,每个剖面都迥然而异,每个转折都是一个景观。苏东坡在《雪浪斋铭引》中写道:“画师争摹雪浪势,天工不见雷斧痕”,可见古朴典雅、耐人寻味之处。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

 

 

 

 

 

 

 

 

 

 

 

 

 

 

此峰名为招鹤峰,为明代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别业栝园遗物,峰高3.61米,重数吨,正面凿有海水纹,体态古拙,意境古朴。古人有诗云:“每看孤云招野鹤,频携樽酒对名花。”招鹤峰上还镌刻有明代沈周、吴宽、钱福等名人诗词,吟诗赏石使人顿生思古之幽情。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在瞻园内意境幽深的太湖石比比皆是,令人赏心悦目。

 

金陵第一园---瞻园之“园以石胜”如果缺少了太湖石,这些景观还会这么令人流连忘返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