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向往在城市中,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感觉得没有自己的房子,在城里就像没有根,自己始终是飘着!而刚需则是目前城市房地产业推进过程中的主要推手,毕竟有自己的房子,才能像一个家,而租房只能说是一个安身之地!而要在城里买房,对于一般的工薪人士来讲,可并不容易,特别是国家严控房市金融后,贷款、公积金都非常难,导致刚需非常受伤!
民生之本,则以人为本,种种迹象显示,自从调控意识到“误伤”刚需之后,从去年年底开始,决策层对刚需群体的“保驾护航”正在从各种层面形成,解放刚需则迫在眉睫!于是中央相关部委多次明确支持首套房购房需求,而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正好是支持了刚性需求者的首套房购房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公积金政策的调整等政策保障了住房基本需求,这为房地产调控以及促进其正常回归提供了空间。
于是,武汉、南昌、郑州、沈阳、山东滨州等二、三线城市纷纷上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其中,武汉住房公积金的新规定是,单方缴存的职工购买首套住房,包括一手房、二手房,且住房面积不超过90平方米,额度上限上升至80%,最高不超过60万元。而在未调整前,必须夫妻双方缴存才能申请最高60万元的贷款。南昌也对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对在市区购房的,贷款最高限额由以前的40万元上调至50万元,对购买普通住房的双职工缴存户,最高额度也上调至60万元,此项调整已从4月1日起执行。据了解,目前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已超过2万亿元,在满足正常提取、贷款并留足备付准备金的情况下,初步估算结余资金超过4000亿元,沉淀资金数额巨大。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楼市行情遇冷,多地发放公积金贷款的额度和贷款人数出现双下降。
依照我国公积金管理制度,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的调整权限在地方政府,调整主要依据是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公积金缴纳额度、房价变化情况。许多公积金管理人士认为,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只是公积金支持首套房购房需求的开始,未来将有更多城市调整公积金政策。而使用公积金的业主,一般都不是炒房更不是投资客,以现在的公积金制度,大部分都是初次购房者。所以住建部正在考虑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将针对居民购买首套住房的优惠政策常态化、制度化,并以此为契机,研究建立一套保证合理、非投机投资住房消费的长效政策机制。这也是为后期楼市走向健康发展提供是方向或基础,毕竟民生才是人民之本,国计民生,伤不起!
慢慢放开公积金,解放刚需,不仅可以同样抑制投机客,同时也可以普惠民生,使中国的楼市回归民生的本性,这未必不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开放公积金,对于购买力一般的刚需族群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毕竟,谁都期盼着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房子,北漂、南漂们都眼巴巴地数着手头的积蓄,在各大售楼部流连周旋。已经错过了前几年购房的黄金时期,不想再错过如今难得一见的政策优惠和还算厚道的楼盘价格。而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这件事,毋庸置疑,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项惠民政策,重点在于支持中低收入者及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需求,政策的调整主要是基于这部分人群的实际购房困难,最大限度满足他们提取公积金和公积金贷款的需求。
保刚需不意味楼市调控松动,而多地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更不是目某些媒体与开发商鼓吹的“救市”前兆。我们不能鼓吹看涨与看跌,至少需要的是民生的生存之本,稳定和谐,才是社会正常之源,只有保证刚性需要,同时又能缓慢楼市和高存量房,使楼市理性回归,告别暴利,稳定房价,何乐而不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