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影到构图,说说街头摄影中的常用技巧

标签:
构图光影街拍街头摄影器材 |
分类: 人文纪实 |
光影可谓是摄影的灵魂所在,没有光就没有影,影是光在画面中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街头的光影造型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们与路人、街景的互动关系往往为拍摄者提供绝佳的创作灵感。 不过,要想捕捉好街头的光影也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并不是单凭运气,而是要计算光的走向, 培养自己善于观察的习惯,同时保持一颗好奇心,这样坚持下去,会让你捕捉到很多有趣而美好的画面。
【光影表达的技巧】
明暗对比
光影表达在街头摄影中的意义,就在于光和影同时存在时产生的明暗对比效果。强烈的对比在街头摄影中十分常见,宽容度的表现在这些照片中并没有严苛的要求。有的照片甚至会特意让亮部稍稍欠曝,让高光不会溢出,造成大面积的暗部或者黑色区域的出现,强化了画面的形式感,并将观者的注意力更有效地集中在亮部。
2016年4月,元大都遗址公园,伤春。
线条投影
城市中的物体,往往具有简练的几何形态,它们的投影相应的继承了这一特征,这些形状明确,边缘清晰的阴影,可以作为线或面的平面构成元素进行使用,形式效果更为有力,可以用于强调画面的兴趣点。
另外,来源于人或动物的阴影,可以看作相应实体在画面中的符号投射,可以是静立的,也可以是展示当时动作姿态的。后者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2018年9月,西单,阳光下的人生。
虚实对比
街头摄影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手法:一个人物出现在画面中并被光线照亮,另一个人物并不实际出现在画面中,但是可以看到他在墙面或地面上的投影。这一方面可以加强光影对比,另一方面可以营造空间感和现场感,因为实体在你的视野之外,打破了画面的局限性,此外还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2016年4月,北京展览馆,回首。
【街拍构图的技巧】
构图,就是组织各种画面元素,以营造画面并传达画面主旨,其核心内容是对比与平衡。从功能上来讲,构图是为了解决画面的排布与各部分的比例、变化、空间营造及视线引导等问题,其目的并不在于要让照片看上去符合某种规则,而是为照片营造合适的氛围。
三分法、井字法应该是最经典的构图方法了,和他们相近的还有黄金三角型(对角线上的垂直焦点),黄金螺旋(斐波那契螺旋)等。
【三分法(井字法)】
2017年9月,江西,南昌起义纪念馆。
【黄金三角型】
【黄金螺旋】
构图之说源自绘画。绘画可以完全根据画家的意愿处理画面的元素,但摄影还是有一定限制的,特别是对街头摄影来说。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一个场景和画面时,构图便已经完成了,并不是我们在使用某种构图方法,而是我们看到了这种构图。
无论何种构图方法,都只是工具,是为了使用,而不是给摄影师制造框架和规矩。我们在拍摄时,构图并不只是简单地安排主体在背景中的位置,而是要根据场景限制灵活使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画面诉求,引导观者视线。
试着看看下面的照片用了哪种构图方法:
2017年10月,草场四条,一座装满故事的老屋。
2018年1月,大望路车站,人在归途。
2018年8月,德胜门内大街,进退得失,人生如棋。
在实际拍摄的时候,街上的一切都不断变化,路人车子不停走动,光线阴影也随着你的移动而变化,对于构图的思考,也就是对于画面可能性的思考。因此,我们为了在遇到画面时能迅速把握时机,需要时时刻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环境,熟悉,分析,练习各种表现手法。
在街头摄影中,通常没有时间去反复斟酌诸如视角、构图、用光这些因素,面对转瞬即逝的画面,摄影师看似下意识的一次摁动快门,实则凝结着平日里千万次的锤炼和积累。
还等什么,拿起相机去拍吧。
往期回顾(点击进入):
関 于 作 者
北京土著 | 人文紀實攝影師 | 專欄作者
东方IC | 光明圖片社 | 中新社 |
中國新聞圖片網 簽約攝影師
寧 影 紀
影像 | 珍藏 | 點滴 | 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