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好的黑白照片有哪些要素?这里有40张经典范例

(2018-11-23 11:02:48)
标签:

黑白摄影

人文纪实

纯粹色彩

原创

摄影技巧

分类: 人文纪实


有人问我为什么很少发黑白照片?

其实并非刻意回避黑白,只是没想到要发。

这可能与我所处的环境有关。我的所学和本职始终与摄影、美术毫无关系,关注我的人里很多也不是因为摄影而来,朋友圈中对摄影感兴趣的也不多,至于专业的就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大部分时间里,大家对我发的照片也没有任何想法和要求,一直保持着“都行,可以,没关系”的佛系态度;再者,源于图片本身。虽然黑白照片在影像呈现方面有很多优势,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适合黑白,也正是担心风格交替,所以干脆取个齐,就一直发彩色,况且这世界原本就是彩色的,不刻意疏离也是一种客观的体现

然而话虽如此,我对黑白始终还是情有独钟的。小时候学了十年美术,中国画中讲墨分五彩,计白当黑,西洋技法中的素描,更是从6H-6B区分的极细,而到了摄影,尤其是人文纪实,黑白照片的表现更加冷峻客观。它隐去了色彩,凸显了思想,让人们在大千世界中,以清澈的眼光洞见世间百态。黑与白在同一个画面中相互交融,彼此渗透,又悠忽分开,构建出一个纯色的乌托邦,从某种意义上讲,黑白照片更加接近艺术的本质

而关于黑白照片,其实也是很讲究的。黑白照片绝不是非黑即白的双色呈现,在我们肉眼所及的世界里,由最亮到最暗的变化层次越多,所呈现的画面就越细腻。以最常用的8bit为例,就是2的8次方个层级,即我们常常听说的256级灰阶。一张好的黑白照片讲究的就是黑白灰的过渡与层次,在某些情况下,黑白照片所呈现出的细腻效果,甚至是优于彩色照片的。

那么,究竟什么类型的照片适合做黑白呈现呢?我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光影变化大,明暗对比强烈的



2014年,山西平遥


2,画面中有突出的点线面元素的



2016年,北京元大都


3,画面中暗部面积较大的



2018年,北京西四南大街

4,画面中存在独特或有趣的光影



2016年,北京嵩祝院北巷

5,画面中有特殊的纹理



2014年,内蒙库布奇沙漠

6,画面干扰多,需要删繁就简



2014年,墨尔本街头

7,照片需要营造特殊气氛的



2015年,北京必图拳馆

下来,我选了一些适合转换成黑白的照片,算是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也借此回望那些流逝的点滴岁月。





2006年,黑龙江双峰林场



2007年,浙江南浔



2010年,新疆赛里木湖

2010年,冰山之父 — 新疆慕士塔格峰



2014年,甘肃武威



2014年,青海德令哈



2014年,四川青城山



2014年,前门延寿街

2014年,青海祁连山



2014年,库布奇沙漠

(这张照片不是我拍的,不过照片里的人是我)



2015年,厦门鼓浪屿



2015年,厦门鼓浪屿



2015年,成都双流



2015年,郑州车站



2015年,山西大同阳高县

2015年,颐和园德辉殿




2016年,校场口胡同

2016年,宣武门庄胜崇光



2016年,浙江金华



2016年,浙江绍兴

2016年,前门西河沿



2016年,中国摄影展



2016年,北京雾霾红色预警(PM2.5:1000+)



2017年,江西三清山

2017年,南昌起义纪念馆



2017年,婺源县大鄣山乡莒莙村



2017年,前门清真寺

2017年,朝内北小街路口



2018年,北京十里河



2018年,深圳沙头角边防检查站



2018年,广州石牌村



2018年,深圳老东门



2018年,北京CBD



2018年,西单

我的纯色乌托邦

缤纷世界看不透的

黑 白 灰





関 于 作 者

北京土著 | 人文紀實攝影師 | 專欄作者

中國圖庫 | 光明圖片社 | 中新社 |

中國新聞圖片網 簽約攝影師


寧 影 紀

影像 | 珍藏 | 點滴 | 歲月

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在与谁同行。每篇辛苦原创,只愿得到你的认同。

把【宁影纪】推荐给身边的朋友,未来的日子我们跨越山海一路相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