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山南,你不曾见过的藏地风光

(2016-09-12 12:14:55)
标签:

风光

西藏

旅游

摄影

图片

分类: 浮光掠影

http://p2.pstatp.com/large/dd90005ef4f2931a168

【第一季回顾】成都—映秀—汶川—马尔康—色达—雀儿山—德格—白玉—巴塘—芒康—如美—觉巴山—东达山—左贡—邦达草原—业拉山72拐—怒江峡谷—八宿—然乌—来古冰川—松东巴日神山—盔甲山—鲁郎—通麦—排龙—色季拉山—林芝—尼洋河—朗县—拉姆拉措—加查

http://p3.pstatp.com/large/dda0006832b6ed17fa1

【第二季回顾】加查—桑耶寺—昌珠寺—雍布拉康—乃东—藏王墓—雅拉香布雪山—哲古措—达拉日雪山

http://p3.pstatp.com/large/e4d00017b898b96f50c

【 西行漫记 】(第三季)

【第三季】达拉日雪山—措美—玛悟觉寺—鲁迈村—洛扎—库拉岗日雪山—普姆雍措—羊卓雍错—浪子卡—卡若拉冰川—江孜—满拉水库(斯米拉神山)—白居寺——(未完,待续)

在桑耶寺,我曾问那转经筒的老人,人死了会去哪里?

他抬头望望天空,低凝那一树垂柳,默念,没有言语,走了。

后来,在一个藏族小女孩家,说起了这里的人如何看待生死。其实之前我还很奇怪,为什么藏族人都不吃鱼,后来女孩告诉我,鱼,是他们的祖先,人死了,如果他在生是坏人,做完法事后就会扔在河里,给鱼吃,所以很多人的来生都是鱼变的。我问她如果是好人呢?她告诉我好人的话在做完法事后。就把人放在一个专门的地方,然后点燃烟草,通知那些山中的鹰鹫来吃,那些鹰鹫吃的越快那么他的后人也就越有福报。

佛教悟理,缘起性空;浩瀚宇宙,本质为虚。人的身体以单纯的方式来到世上,又以单纯的形式回归自然,这实在是自然界中最干净的物质循环形式了。

很多人都说西藏是个修行的地方,每个人带着不同目的来到这里,很多人望了望就转身回头,还有些人,转山,转湖,转佛塔,以最诚挚的信仰静心修行着。

... ...

http://p3.pstatp.com/large/e4900007d5ef4f31dcb

http://p3.pstatp.com/large/dda00068390e64bf3b6

▲ 措美县。它是祖国西南边陲一个不为人知的偏远县城,全县人口仅有4000余人,这里平均海拔4100米,环绕县城有73座5500米以上终年覆盖冰雪雪山。

http://p1.pstatp.com/large/dda0006839b98ae4e2a

http://p2.pstatp.com/large/dd90005ef4f2931a168

▲ 玛悟觉寺,位于措美县东北侧的玛悟觉山山腰上,海拔4500米,于公元12世纪中叶,由宁玛派伏藏大师兴建,被誉为藏南朝圣古道第一刹。藏南朝圣古道自古以奇险著称,而民间相传藏南朝圣古道若未经玛悟觉寺,就仿佛掉了衣领的藏獒。可见,该寺的地位之高。

http://p3.pstatp.com/large/dd90005ef7fb42426cd

▲ 傍晚时分,正要离去,最后一道饱和度极高的阳光斜照在玛悟觉山的半山腰上,过去的光辉依然将今日照耀,人在路上,瞬间的苍凉入骨,偶尔参透悲欢世事。

http://p1.pstatp.com/large/e4900007de9e8b0634c

▲ 措美到洛扎,一路艰险。一小段平坦的柏油路后便转入颠簸的县级公路,山开始变得嶙峋,水也展现出放任自流的本性,越野涉水由最初引起的狂欢,渐而成了寻常的淡漠。而当风光寺院湖泊山川成为视野的焦点,路途本身就更不再具有诱惑。

http://p3.pstatp.com/large/e4d00017be198bb972e

▲ 山南全程土路颠簸,曲折的山路串起无数雪山湖泊、寺院古堡,又在历史的厚重之上附以生灵奇彩。在这样崎岖的山路上行走,溅起的绝不仅是车后飞扬的沙石,更是藏南悠远的历史尘埃。

http://p3.pstatp.com/large/e4d00017bf20f372218

▲ 一路沿河谷而下,公路变得更加破碎艰难,两边山峰矗立,仅见一线天空。盘旋而再上,俯视来时的黄土路曲曲折折,更是触目惊心。路旁壁立千仞,大部分路段都嵌入崖壁,不时可见滚石和滑坡,再加上“此段路况危险,且离医院较远!”的警示牌,足以令人胆颤。从一条岔路拐进色曲峡谷,与不丹王国边境只有一山之隔的色乡就在30公里外。洛扎雄曲时而缓慢、时而湍急穿过各种姿态的峡谷一路相随,半山腰的村庄边上有连片的梯田,雪山在云雾的映衬下若隐若现,偶有鹰群盘旋在半空,远看形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卷。

http://p3.pstatp.com/large/dda000684ce67721e6a

▲ 库拉岗日雪山,西藏四大神山之一,在一片云海之中若隐若现。传说,山上有座用宝石和水晶砌成的宫殿,藏族英雄人物格萨尔王就居住在里面。山脚下,山峦起伏,峡谷深切,公路窄窄一线,蜿蜒于河谷深处。由此开始,进入了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峡谷地带。

http://p3.pstatp.com/large/ddb000861d76ed0588b

▲ 库拉岗日雪山,主峰海拔7538米,巍然屹立在喜玛拉雅山脉中段的主脊线上,整个雪山由三座高峰组成。

http://p1.pstatp.com/large/dd90005f0aacde1e67c

▲ 与库拉岗日相依而立的有6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远远望去,众峰并肩,宛若一道顶天立地的冰雪屏障。山脊的南北两侧是壁立千仞的基岩陡崖,峡谷中横卧着四条冰川,北侧的两条均长达10公里。冰川上有奇丽壮观的冰塔林、冰崖、冰墙、冰陡坡,频繁的冰崩、雪崩时常连续发生,轰鸣不息,令人惊心动魄。

http://p3.pstatp.com/large/ddb00086229b12c5dbd

http://p3.pstatp.com/large/e4900007ea5609ea768

▲ 山的北麓是宽敞的洛扎雄曲,为东向的谷地。这里气候恶劣,常刮7、8级大风,寒冷异常。但据这里的人说每年4月中旬,当北坡万物还在沉睡时,溯谷而上的印度洋暖流已使南侧河谷呈现出花红树绿,彩蝶纷飞的另一天地。

http://p1.pstatp.com/large/e4900007ec3902149e6

▲ 太阳对于洛扎,不再是阳光普照这么简单,有时候是一种期望或希望的存在,阳光的照射有时候是一种心灵的温暖,而我们需要的恰恰是这种温暖。

http://p1.pstatp.com/large/e4e00007f5e408a6972

▲ 普姆雍措,喜马拉雅山脉间的一个咸水湖,“普姆”是藏语小姑娘的音译,亲切而平常。“雍措”意为像碧玉一般的湖泊,美丽名字的美丽湖泊果然有着少女般的轻灵,雪山围拢之下湖水湛蓝清透,白色的浅滩在湖岸勾勒出完美曲线。湖中小岛犹如巨龟,静静地守护着这位“少女”。传说这湖曾被莲花生大师所加持,从而有了神圣的气场。如我这般俗家之人见到这美好,已然被深深打动,甚至忘记了惊呼。

http://p3.pstatp.com/large/dda0006858d6c5883f9

▲ 看到普姆雍措的第一印象就是清澈安静,湖面如镜,雪山静静环绕,由于还没开放为旅游景点,游客稀少,没有其他景点的喧嚣,可以放空自己,静静的看着湖面发呆。

http://p3.pstatp.com/large/dd90005f14a130626a3

▲ 满拉水库,锭青色的湖水有如高原上长长的宝石玉带,纯净无暇,美得难以形容。

http://p3.pstatp.com/large/e4900007efa9ffd459a

▲ 白居寺(移轴拍摄),掩映在宗山之下,在西藏众多的寺庙中,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由一世班禅于1418年创建的。苯教、黄教、红教、白教、花教等及其各教派在白居寺中都拥有自己的扎仓(殿堂),在宗教界实在是个奇迹。

http://p3.pstatp.com/large/dda00068606aa31a053

▲ 江孜,之前看过BBC的《a year in tibet》,特别想去看看。白居寺有着绝然不同于藏地其他寺庙的气势和意境,而小小的县城,油油的田地,静静的街道,又呈现出一种藏地独特的安逸。

回溯此行,从成都经色达、过邦达草原,穿越通排天险,再延318进林芝,并由此进入山南地区。

在山南,朗县,加查,泽当,措美,洛扎,浪子卡,最后回到江孜,行程堪称一个完美的圈,串就大美风光,悠远历史,当然还有越野穿越的乐趣。

在山南,壮美的风光,特有的藏族风情,丰厚的文化底蕴,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名字,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这里就是藏文化的滥觞之地,是西藏的灵魂所在。

在山南,人总有一种暖暖的感觉,那是冬日的暖阳,是神山庇护下大地的体温,是心灵披上的一件外衣。

http://p2.pstatp.com/large/e4900007f444442be04


http://p3.pstatp.com/large/a9f00046b8e49ef23eb

http://s8/mw690/001evOMVzy74DZkRzrpe7&690

关于和弦的时光相册(i_neilcai)

爱好旅行和摄影的职业投资人,

国家旅游局特约监督员,撰稿人,

新浪认证风光旅游摄影红人,

多家网站签约摄影师,

深耕摄影十余载,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擅长人文纪实和风光类创作。

更多和弦的摄影作品展示,独家的旅行体验,经典人文瞬间和生活感悟,请关注和弦的微信公众号(ID:i_neilcai),期待与你的相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