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生命的意义作者:春节

(2022-06-27 07:57:54)
标签:

文化

教育

杂谈

分类: 国学文化

探寻生命的意义

作者:春节

立夏之后,暑热之气蒸腾,聒噪的蝉鸣不绝于耳。最近心不宁静,被世间琐事绑架,不得挣脱,困惑不解使我不得开心颜。《庄子》——一本书;“静客轩”——一堂课;志同道合——一群人,足以帮我净化心灵,找到解决之道,正可谓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一本书、一个人、一件事皆可为之。

心斋

一日,夜深沉,万籁俱寂,打开《庄子·人间世》看到了这个故事:颜回想去卫国劝诫国君,问道于仲尼,孔子说卫国君王暴虐,你恐怕会惨遭加害,君子欲立人先立己。但颜回去意已决,说可以遵循三个原则:以天为徒,以人为徒,以史为徒。孔子说这样只能保住自己不死。颜回说那我就做斋戒吧,孔子说可以,但要做到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符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除此之外还要“入则鸣,不入则止”。故事能够看懂,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在现实中如何做到有为与无为的正常切换,什么时候该有为,什么时候又该无为呢?百思不得其解。

静客轩视频课上,师父为我做了解答:

入世:以无为之心行有为之事。

出世:以有为之心行无为之事。

例如:入世就是我们的红尘,五蕴就是世间,应以入世之道处之。

静坐与站桩为出世修行,目前阶段以守静为主,设定求解脱为目标,而不执念于任何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者不拒,去之不留。                       

听了师父的一席话茅塞顿开,原来我总想有一把万能的钥匙,幻想着它能打开世间所有的锁,今日方知,不过是我执罢了。

入世与出世是两个系统,需要区分的去对待,人活在世间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之奋斗,大胆果断,勇往直前做有为之事。如做出世修行就要内心放下对结果的期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清空自己的内心,虚室生白,以无为之心入世。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寻求内心的平静,出世需以有为之心修之,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同样要“心斋”为自己的心做个扫除,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没有目的,没有期待,放下一切,观自在。修身且修心,这就是古人的智慧,这就是师者的作用,正值酷暑,内心却无上清凉。

 



活着

人们总是探寻活着的意义与价值,自从看了余华的《活着》之后就对人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富贵看着全家都死去之后,在耕种的时候对着自己的牛说话,他把牛当成了自己的家人,挨着个的叫家里人的姓名,几次看几次落泪,哀叹人生须臾,生命脆弱,世事无常,天命不可违同时也为富贵这么活着感到悲哀。

那日还是《庄子·人间世》里的一段故事引发了我对于活着意义的探寻。一个名叫“石”的匠人,至于曲辕,看见一棵栎树,树冠可以遮蔽树千头牛,很多人都去看它,但匠人却不肯看他一眼,因为,这棵树既不能当船,也不能做棺椁,还不能做器皿和门户,简直是无用之才。晚上匠人梦见栎树,栎树说自己寻求无用已经很久了,正是这样我才能延年益寿,无用便是我最大的用处了。看后我又困惑了,活得长久而没有价值,那么活着又有何种意义呢?

视屏课上,师父从几个层面为我做了解答:

1、  不要用自我的价值衡量他人的价值,不要被自己的价值绑架、魅惑。

2、  生命有质量的活着,长生久世的身体,可以见到的、学习到的就会更多,从五蕴中走出去时间就更长。

3、  上天有好生之德,以慈心观之,慈悲喜舍,诸法平等。

4、  身心相对安静,涌现出来的向善并发出了的力量就是生命力。

师父再一次为我拨开了疑云,也为我的修习之路打开了一扇门,是的,我常常用自己的价值判断世间万物,常常活在自我的执念中,常常以为活着就得体现自己的价值,怎知世间万物皆有灵,既然存于世间就有它存在的价值,“富贵”活着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其实只要活下来就是他的价值所在。栎树活着且千年的活着,见到了我们几辈子都见不到的事物,这就是它活着的意义……以慈心观之,敬畏生命的力量。


化蝶

 

最近朋友买了蝴蝶蛹,凌晨四点等待化蝶的那一刻并录了视频,看着弱小的大锦斑蝴蝶努力的钻出蛹壳时,那么地吃力又缓慢,我问朋友能不能帮它一下,她说不行,蝴蝶的翅膀会受伤,有可能会残疾,或者死掉了,必须等着它们自己挣脱,然后挂在蛹壳上半天,甚至多半天,等翅膀干了慢慢的就能飞起来了,不过它们的生命也就二十多天吧。我们无需为“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而感到悲哀,比起那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椿树来说,我们人不也就像是蜉蝣的一生吗?生命的长短是相对的,破茧成蝶,无论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还是安静的存活于世间都是值得的。

夜深沉,蝉鸣叫,还有个我,孤独的清澈感,一会儿睡去不知是否“庄周梦蝶”。


写于夏虫名叫之时

2022626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