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自浮雲(中國香港)【如何分辨「陈年的 7542 与 陈年的 8582】

(2011-01-09 01:48:24)
标签:

香港

7542

8582

配方

原包

普洱茶

休闲

分类: 【浮雲藏茶中国香港】
http://union.vjia.com/adpic.aspx?w=700&h=587542 与 陈年的 8582】" />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other/other_002.jpg7542 与 陈年的 8582】" /> 在 2007 年年中,有網上的茶友貼出上面兩張圖片,並請教如何辨識。 浮雲就借那次的機會,並借用茶友上面兩張對照圖,寫一下如何分辨「陳年的 7542 與陳年的 8582」 從上面兩圖的併配看來,上圖的茶餅應該是 1980 年代中至末期的 7542 。假設原包紙張,未有更換,這便是    :1980 年代中期 7542。假設有更換紙張,因入倉後而需更換,這是:1980 年代末期 7542。在十多年前,更換外包紙之事,常而有之,不必驚訝。 為了讓茶友更清楚了解一些 1980 年代的茶品,浮雲特意在藏茶室的架頭上取出一些 1980 年代的茶餅來拍照: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puerh01/A0208.jpg7542 与 陈年的 8582】" /> 剛才就弄到一桌面都是 1980 年代的「孟力」海舊茶餅,這也好,可以順便飲番一泡。一邊嘆茶,一邊影。這張圖片用上稍高的解像度 800x600。====================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puerh01/A0214.jpg7542 与 陈年的 8582】" /> 辨識解說: 假設原包紙張,未有更換,這便是    :1980 年代中期 7542 。假設有更換紙張,因入倉後而需更換,這是:1980 年代末期 7542 ,換紙之事, 1996 時代常有之事,不必驚訝。 辨識舊茶餅,首先要對舊茶餅的「內飛」、「內票」、「餅模」與「併配」有一定的印象,即係要對甚麼年代,甚麼內飛,有甚麼特色,等等的資料,有一定的認識。 「內飛」 一般而言,在一九八零年代中期的內飛的「八中」標誌是較為朱砂紅色的。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puerh01/A0506.jpg7542 与 陈年的 8582】" /> 可是,到了後期一九九零年代的內飛的「八中」標誌是較為橙紅色的。而很有名的「88青餅」內飛,也多半是這種顏色的。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puerh01/A0446.jpg7542 与 陈年的 8582】" /> 「內票」 除了是一九七零年代的「七子小黃印」內票有些特殊外(包括「認為配方」和「普通版本」)大部分的七子餅茶的「內票」都大同小異,使茶友感到困惑。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puerh01/A0533.jpg7542 与 陈年的 8582】" /> 在了解到上述的一些普遍的要點後,就可以從一些其他方面著手,去判斷一餅舊茶,是否真的是舊茶? 第一步 首先見到此主題下的茶餅是舊有的紙張,所以先鎖定估計範圍在 1980 年代〔假設沒有換紙〕。因為這類紙質的茶餅通常是 1980 年代常見的(草紙)。雖然同是1980年代,但這種紙不是 73 青餅所用的,所以先否定 1980 年代那批的 73 青餅。當然,外包紙是可以有仿的,但仿的紙會在下面進一步的驗證露出馬腳,就是憑其他佐證如「餅模」、「併配」和「茶的陳化程度」,因為,既使外包紙可以仿,但由於年代久遠,「餅模」、「併配」和「茶的陳化程度」是很難仿的。其實,外包紙已經不容易仿的了,初接觸普洱的茶友會中招,通常只係因為未見過真品,才把仿品誤判真品。 第二步 在假設沒有被換紙的情況下,就再看看 1980 年代的餅模及併配,有否相同。經驗告之,8582 的配方,不會如此主題下的那樣,因為 8582 多配有粗葉[圖A0212.jpg],不會像主題圖片那樣的,因此,就否定了此茶是 8582 ,餘下的就看看可否符合 7542 或 7532之配方。 由於 7532 的配方,即市場稱之為「雪印」的茶餅,一般而言有張「小的內票」,但此茶餅欠缺;但也不表示它不一定是 7532,因為那些「小內票」可以是掉失了,或人為被拿走。所以,最準的,還是看配方。主題下這餅茶的配方又未至於到 7532 那樣幼細,於是又排除了。 http://www.cloudsteacollection.com/puerh01/A0393.jpg7542 与 陈年的 8582】" /> 第三步 驗證一下,主題下的這餅茶是否與 7542 似樣。與手上的茶品相比較(通常比較得多就會漸漸記入腦),就會從餅背發現,主題的茶餅的併配極像 7542 [A0213.jpg],然後再看餅面,那種 「88青餅」的餅型特色,完全接近。 於是可先下個小結論,是 7542 ,至少像「88青餅」。 第四步 那就很奇怪了,「88青餅」一般而言,是薄紙的(其實也有例外的厚紙),所以配合茶友所說的購買時空,是 1996 年,那麼就不出奇了,因為當時換紙是正常不過的。 結論 所以到最後,判斷就出來了: 假設原包紙張,未有更換,這便是    :1980 年代中期7542 。假設有更換紙張,因入倉後而需更換,這是:1980 年代末期7542 ,換紙之事,1996時代常有之事,不必驚訝。 基於餅模形狀,最少可以定論是「88青餅」(入倉的),如果紙張是原本那張,就更可以向前多推幾年,因為「88青餅」那時期的茶,已轉用薄紙。就是這樣子了。 說穿了,秘密就是多看,多了解。普洱茶是一門需要長時間看茶學習的一門藝術。還要有 Sample。今天要學普洱茶...並不容易。尤其在老茶奇缺的光境下。 浮雲(中國香港)

浮雲藏茶.自家圖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