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与平庸相距多远

(2012-10-30 18:26:54)
标签:

杂谈

分类: 修心修行求豁然(原创)

优秀与平庸相距多远

文/倾听花开

http://s9/mw690/435fd9dchc13da5c5d398&690


   偶然翻阅曾经的书籍,其中一本中夹带着一篇笔记。从字迹便知,是过去的一位同事写的,应该时隔七八年了吧,或许就是因为当时的与众不同所以读过之后顺手夹带书中,不觉再读之——

心中的神

——学习十佳教师有感抒怀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之所以神圣是因为这一工作过程是基于奉献的,有了奉献精神才会创造教育的神话。

   学习十佳教师,领会他们的精神世界,剥去华丽的外在的东西,其内核就是奉献。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爱的情愫。

   “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代之而来的是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才能干好这份职业。只凭精神,只有精神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有智力,有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这需要我们有能力将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发潜能,打开兴趣大门。所以,教师的职业不仅精神神圣,智慧丰富,还要同时拥有最前沿的思想观念。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所以教师要站在思想主流的前沿。教师的授课,也应该提倡这种思想主流,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的灌输。所谓“移风易俗”,教师其实也是一种“教化”。从育人的角度看教育,我们更不能轻视教育的这种作用;从提高成绩的角度看教育,更应该尊重被教育者,化被动为主动,这才是培育真正英才的途径!

   爱心是始终需要的,也是最低的要求,这是职业的最基本的道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我们从业的人真的爱这份职业吗?学生犯了错误,你视学生为己出吗?理应既包容又纠正,而我们的办法是什么?只有真正的爱学生,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教育。

   其实我们的职业是以奉献和爱为精神底蕴的,为什么到今天却成了一种弥足珍贵的东西,成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对于这种怪现象,我们所有人见怪不怪,评了几个十佳教师让所有从业者学习,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会大,也不可能持久。“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来自教材和教法,也不是教师的思想或我们的教育思想、路线、方向。这个问题还应该是体制。教师为什么不爱学生,为什么必须用爱的光辉普照才能看到光明?奉献精神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太少了。本来是以爱和奉献为支柱的行业,缺少这种精神是很不正常的。

   我们心中无神,榜样也不能成为神。但我们拥有思想、文化、职业,从业者必须有这种职业的精神,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能模式这种精神在我们的行业中成为稀缺的财富,我们还无动于衷。墨守成规是不行的,只有通过改造才能重新使这种精神阳光普照。爱与奉献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神。十佳教师为我们找到了教育通向神话的通途。但十佳教师不是神,而“爱”“奉献”才是真神。怎么样用神的光芒照亮我们的教育,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这是一位有在众人眼中属于特立独行的同事,其很多的思维在现实中都被打上另类的标签。但正因此,才更证明其是位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单从这被好多老师认为是走形式的学习心得便可见一斑。还记得他曾经的浑浑噩噩,蜗居于一隅,只消把弄他那些乐器和实验器材;也记得他羡慕我和学生的和谐与激情,而重返讲台寻求梦想;还记得他让乐器和实验器材真正走进物理课堂,把快乐教学植入学生心田;还记得他赋予了孩子们笑声,考试成绩却以十几分之差滞后于平行班;还记得他的豪言壮语:看成绩不应在这一时,五年后,十年后,你再看咱教出的学生!……

   这些记忆都是几年前的了,因为在现实的洗礼中,他的另类思想和行为,真的得不到认可,用他自己的话说他“隐居”了,开辟自己的另一个天空。就在昨晚,我读了马小平——一个名不见经传,却又引起各种争论的深圳中学语文老师,我便想起了他,想到了他那么多的思考和文字。

  至于我为何又想到这个标题,思考中……

http://s7/mw690/435fd9dchc13da78c0a7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