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族谱与咬文嚼字

标签:
徐氏族谱淄博咬文嚼字 |
分类: 徐氏文化 |
缅怀先祖思故人,难忘父母生前恩。一个普通的人离开这个世界超过五十年,他的后代人基本就忘记了,这个去世的人就如同没来过这个世界一样,被湮灭在茫茫无际的历史长河之中。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也有亲身体会。我读小学的时候,只有奶奶还健在,而且是一个在人世间活了九十多岁的长寿老人,因此我对奶奶的印象深刻,由于爷爷去世比较早,在我心里就没有留下任何印象。至于爷爷的父辈,也就是我的老爷爷或再向上就没有一点概念了。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祖父的名讳以及我的曾祖父等的名讳,都是在徐氏族谱看到的。如果没有族谱的文字记载,那就不可思议了。感恩自己的老祖宗能在族谱上笼统地记上两笔,过了若干年其后人能够看到,实在是感到莫大的荣幸。如果静下心来将族谱中先人的名讳、业绩、趣闻轶事,以及家族的字辈等内容,认真思考推敲,就会深刻地体会到谱牒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有必要进行探讨和研究。
我的祖籍是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也就是明朝时期的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孝妇乡。据《徐氏族谱》记载,徐家的两位先人徐谦和徐让,于明洪武年间(一三六八年~一三九八年),遵照明朝政府的移民政策,拖家带口来到八陡镇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因此,两位先人徐谦和徐让被称之为始迁祖。博山区八陡镇徐氏族谱,记载从始迁祖向下大约二十代的血脉传承。然而,始迁祖迁出地的详细地址,始迁祖的父辈名讳,以及始迁祖向上数十辈子的历史,却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没有留下一点闪光的历史记忆。不难看出,始迁祖徐谦、徐让的名字,来自“恭、敬、谦、让”。因此,可以得知始迁祖的上辈或者上上辈,都是信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
谦字有以下含义:
(1)谦,敬也。---来自《说文》;
(2)谦,逊让也。---来自《玉篇》;
(3)谦得益。---
让字有以下含义:
(1)谦让;辞让。比如孔融让梨。来自《玉篇》;
(2)避让;退让。----
(3)把好处让给别人 ;给予。比如“尧以天下让舜”,来自《吕氏春秋》;
(4)容忍 ;容许。比如让他过去;
(5)推举 ;推崇。
(6)推辞
;拒绝。比如“泰山不让土壤”的出处,来自《史记·李斯列传》
谦和、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是一种胸怀、一种修养,是心灵的一种释然,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谦让是人性最美的闪光,一种修养,是心灵的一种释然,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谦让是人性中最美的闪光,她蕴藏着人性的伟大与美丽。现实生活中,生命也因谦让而熠熠生辉。在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过程中;我们需要谦让精神。谦让是一种心平气和的谦卑与互让;是一种谦虚与互利;是一种谦敬与互存。
同样,谦让也是一种智慧.。三国时期,蜀国主持朝政的蒋琬有容人之量。他与其部下杨戏说话,杨戏总是不答,有人责其“怠慢”。蒋琬说:“人各有脾气秉性,让他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面说我的不是,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觉得我会下不来台,故不做声了”,蒋琬如此为他人着想,被人称赞为“宰相肚里好撑船”。谦让具有给人带来快乐的力量;谦让可以化解人际矛盾,使人际和谐,谦让的态度使人更容易接近。谦让是一种美德,包容别人,最受益的还是自己,就像娄师德包容狄仁杰的同时,自己也有所收获,获得了别人的尊重,得以善终。谦让的确是一种智慧。
谦让,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一种智慧。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一个不具备这样的智慧?蔺相如不想与廉颇争夺名利、地位,当他在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的谦让精神,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因他的这种智慧,才有了后来廉颇的‘负荆请罪’,谦让可让矛盾化为和谐。
谦让是一种门道,一下子去学是学不来的,只有通过生活的点点滴滴去积累才能做到。谦让的这种智慧,正是可以让人们减少利益的流失的门道,这往往体现于人们涵养与境界,他决定了人们成败和得失,谦让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带来一点美好和快乐。然而,谦让也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智慧,保持谦让的态度。敞开胸怀、审视自己、换位思考是谦让,是智慧的王道。
在中华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之“五常”,“五常”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常用以处理、参与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社会树立核心价值观,以寻求长治久安良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国际化,对于我们建设保合太和、万国咸宁的和谐世界,都有重大的意义。
(1)何谓仁 :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做到关照,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2)何谓义 :义者,仁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能舍。帮人一把,即为义。
(3)何谓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人即为礼。
(4)何谓智 :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5)何谓信 :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斯诈者,是为信也。

从徐氏族谱的个人名讳的分析,也就是所谓的咬文嚼字,可以看得出儒家思想对于谱牒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汉代开始,儒家所提出的思想精髓以及道德观念一直沿用至今。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一个民族的自信和强大,应当是文化的自信和强大,这个自信和强大就如基因一样,浸透进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肉之内,然后则愈发汹涌澎湃,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历史的潮流中不断前行,使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生生不息,无往不胜。
作者:徐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