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辈风流后生可畏 "温州书风"一枝独秀揽春色

(2011-01-09 17:46:15)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历四方

前辈风流后生可畏 "温州书风"一枝独秀揽春色

  浙江在线11月18日讯

  温州书法家历来尊重传统,注重对传统的学习,注重综合文化学养的全方位发展,书风纯正,以清正典雅为主导风格。这种“文气”书风,被当今书坛专家学者喻为“温州书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朱关田先生评曰:“书坛迩来忽趋浮华,急功近利,虚张声势,愈见粗陋浅近。惟此一枝独秀,不逐时风,敬正文雅,自重而自远。” 2010年的弘一大师墨迹研究暨浙南书学研讨会上,全国各地书法家、书法研究者同聚温州,首次就“瓯越书风”进行学术梳理与研讨,更显书法理论界的重视。

  孔庙孔林两大书缘

  今年成立的市书法家协会“文史与学术委员会”经过研究考证,发现山东孔林孔子墓碑“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文是由明代温州书法家黄养正书写,最近还考证出山东曲阜孔庙《明宪宗皇帝御制重修孔子庙碑》的书法出自明代温州书法家姜立纲之手,这是温州书法文史研究的重大成果。此外,市书法家协会还相继举办了马公愚、马孟容、方介堪、苏渊雷、张鹏翼、陈铁生、陈云谷、弘一大师等名家纪念展览、学术研讨、作品集发行、遗作捐赠等系列纪念活动。挖掘整理名家的书法理论、生平年谱、学术思想、优秀作品,作为宝贵的文化财富,以如此底蕴展现温州书法的渊源传承。

  读硕读博蔚然成风

  温州书法界历来有老中青书法家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教者诲人不倦,学者学而不厌。多年来,书法教学形成了学校式教育与私塾式师承教育相结合、相补充的独特风格,在书法启蒙的基础教育上取得了可喜成就。据市书法家协会统计,目前温州有3万余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正式学习书法,基础好,学风正,气氛浓,在全国、省市各项书法赛事上成绩斐然。在去年的“浙江省第一届中小学生兰亭奖书法大赛”中,温州获得团体第一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众多青年书法家也注重自身文化修养、理论水平的提高,积极进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书法专业院校深造。1987年,被视为温州新生代书法家翘楚的陈忠康成为温州首位书法专业本科生。在他的影响下,温州走出了一批读硕读博的学子,目前温州有陈忠康、陈中浙、戴家妙、潘一见、周延等博士和郑一增、范琼伏、王客、林峰、金锡强、李砚、朱乒乓等硕士研究生。

    前辈风流后生可畏

  温州书法界有着一支老中青三代构成、团结善战的骨干力量。从老一辈的方介堪、曾耕西、张鹏翼,到林剑丹、何元龙、马亦钊,以及张索、陈忠康等不断涌现的新生代书法家,这其中,有着陈忠康这般入选中国当代青年书法十大名家的新生代领军人物,有着缪若霞、楼晓勉、潘一见、李砚、朱乒乓、范琼伏这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书法家,也有徐强、卿三彬、陈伟等扎根这里的新温州人,队伍建设十分健全。目前,温州市有中国书协会员107人,西冷印社会员9人,浙江省书协会员341人,如此规模的书法力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书法大市”之誉名副其实。

                                                                     据温州都市报吴瑜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