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bmiddle/42ce977dg8781ac6fc394&690
http://s11/bmiddle/42ce977dg8781ad22f60a&690
扇中的风景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
与郎却耽暑,相忆莫相忘。”
——《团扇歌》
对扇子的钟爱扇子,是源于扇子后面的那动人的故事:那位富有才情的小生将题过诗的精致小扇递给那位低首骄羞的小姐手中,此时万种风情尽融一扇之中,那是对爱人朴素而深情的盟约啊。侯方域给了李香君一把宫扇,视为定情之物。李香君誓死抗权奸,血染扇面,由杨龙友点染,画成一柄桃花扇。当侯、李又得重逢时国家已亡,他们终于撕破了桃花扇,分别出家。一段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一把纤巧的扇子,被后世传为佳谈。
扇子后面也有着不俗的生活:古画中年轻的小丫鬟,打着长柄的薄如蝉翼的扇子;又有小家碧玉的女子,摇着轻罗小扇,扑花中蝴蝶、捉月下流萤;她们从雕花的窗里探出头来,手里握着轻盈如明月般的团扇。带开历代画卷,周昉《挥扇仕女图》,执扇慵坐和挥扇闲憩的仕女举止慵倦,身着华丽的罗裳贵妇们手持着精致的扇子也许是只是画家小小的道具,但是却折射了极度空虚的精神世界。唐伯虎风流倜傥,放荡不羁世人早有耳闻,而真实的他却是落寞而不得志。管窥看他的《秋风纨扇图》吧,那种孤高落寞,无人赏识,通过秋风里的执着的纨扇悲戚的美人已表露无疑了。
扇子,在历史的记录里有着和茶、书画等物品一样的中国文化情结。在电风扇、空调日渐充斥我们的生活的今天,扇子似乎要被我们的生活遗忘了。一日,女友在杭游玩,带来河坊街上有着百年制扇工艺的五星记的檀香扇子,把玩着,清香四溢,一种久违的古雅的馨香飘入我心中……
在准备投稿全国扇面展时,我四处寻找扇面书写的材料, 当多姿多彩的扇面和各式个样的扇子展现在我面前时,那完全是一个丰富的扇子世界。有圆形、梅花形、葵花形、瓜凌形、腰形、马蹄形的团扇还有可自如敞开收叠的折扇。有用精细的丝绸所做,有用绢纱缝制,有用泥金的纸或者宣纸糊就,小小一扇,是一个多么灵巧而精致的世界。
假如说男人的性情中人多是豪情和仗义,那么女人则更多的是温婉与天真。大幅的作品彰显的是江河奔流,而扇面是那份精致隽永儒雅气息,扇面以其特殊的弧弯形产生的灵巧、活泼、工致艺术美感,而女性的细腻、细致、敏感可以在扇面的书写中发挥到极致。
历史上擅写扇面的书画名家数不胜数,宋徽宗的草书团扇最为让我眼前一亮了。“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优雅的诗句,潇洒的书法形式,有着无限的艺术美感。律动而有节奏的线条充盈于整个团扇,有着强烈的向外扩张力,那是一种征服的欲望,完全是一个男人的世界啊。
所谓字如心画,一个扇面便是一种的情怀。有时候我会让行云流水小行书弥漫在扇面,偶用精致笔画的小楷做点缀,相互辉映动静相容,柔美而工致、含蓄而不张扬。有时候也依着团扇的弧弯而写,楷行草相互夹杂,恰恰似一轮圆月般圆满。有时候用工致的小楷书于扇面的上端,下端显出大面积的空白,制造静穆空灵之韵,它应该如月亮的清辉般静寂┅┅
庚寅年初夏于东瓯之滨一颦居 朱乒乓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