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女性采访书法杂谈 |
分类: 作者。简介 |
她的专业是美术,却意外地在书法界名声鹊起。如果不是一场比赛让她得到“全国第一”的荣耀,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原来一支毛笔写就的黑白两色,也能让青春如此绚烂、美丽。
一
“每天,一盏孤灯,一池陈墨,一支羊毫,几本残帖,一地废纸,黑与白的流动,交织,简化了我本该是多彩的生活,消耗着我永不复返的青春岁月。”
许多无法解释因果关系的问题,我们都喜欢用“缘分”两个字回答。朱乒乓在上小学时,第一次接触到书法。“很多同学围着一张大桌子,拿着毛笔,对着字帖临摹,样子非常认真。”虽然那时侯仅仅参加学校组织的兴趣小组,但朱乒乓从此对那支毛笔暗生情愫。
到了大学,学的是美术教育专业。每天面对满是五颜六色的画板,只有黑白两色的书法又一次浮上的心头。她从此拜师著名书法家马亦钊,开始正式的书法学习。
二
“这轻灵的一笔一画,简单的黑白色彩,要想使它们幻化提炼至一个渊默如海的境界,是需要以生命整个过程为代价的,那么这个赌注我投掷得起吗?”
八年的时间,每天至少两个小时侯窝在书房里写毛笔。不用怀疑,这就是一个年轻女子的生活选择。其间,她经历工作、恋爱、结婚、生子,生活的魔方已经翻转了一个面,惟独那支毛笔还握在她的手中。
“当你一个人,用饱蘸浓墨的笔写下一个字,它就有了生命,它会和你说话,它能表达你的思想和心声。”这是朱乒乓对书法的感悟。她说,“有些人不相信,但的确是那样,书法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离不开它。”
三
“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事?笨拙如我者,一生若能做好一件事足矣。艺术只是一个容器,里面放的永远是人生内容,铸炼的永远是人格精神。”
今年9月份,中国书法家协会要举办“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览”。朱乒乓精心选择了一幅作品,决定试一试“自己的书法之路已经走到了哪一步”。
活动的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全国的4376位作者选送的作品。这些人里,有些是书法硕士、博士,有些人早有作品在书法刊物上发表过。然后而专家的眼睛却只被一件作品和一个陌生的名字所深深吸引。它就是朱乒乓写的《游居柿录三则》。
特等奖的桂冠让朱乒乓始料不及,她连连感叹自己的幸运,“那是为了让我在这条寂寞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这是朱乒乓对荣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