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与《缠论》的比较中看《解缠论》

(2010-10-08 13:57:52)
标签:

股票

分类: 《解缠论》相关

第一部分:《解缠论》相关

 

从与《缠论》的比较中看《解缠论》

《解缠论》是在《缠论》基础之上的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同时又不同于《缠论》。《解缠论》的“解”不仅仅是单纯的解释“缠论”,其更有要从缠师的缠中状态中解放、脱离甚至升华出来之意。从而使投资者不再纠缠于市场、或者凡尘俗世,而是超脱,走向清晰明朗化,走向成功的投资。“解缠论”接近了股票市场的核心本质,探索和寻觅到了整个市场最为核心的东西,包括了市场的5大元素和3大操作理论。当然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结合5大元素与3大操作的灵活运用。后面笔者都会结合众多案例进行详解。

这里先谈谈《解缠论》与《缠论》的区别,不是笔者要证明自己强过于缠师,缠师境界无人能比,也可以说目前还无人能够望其项背,而笔者在此将缠师的《缠论》与《解缠论》作比较,完全是理论上的探讨,本着对市场研究深度讨论,更加系统性地将“缠论”发扬光大。

究竟笔者的“解缠论”与“缠论”有何区别呢?

第一,《解缠论》将市场核心本质定义为价格研究,并明确地提炼出市场上唯一存在的5大元素和3大操作理论。而且明确地表明:“解缠论”之5大元素和3大操作理论是在“缠论”基础上进行的明确定位。

第二,《解缠论》将5大元素之顶、底分型,明确地定位出了构成分型元素的3个必备条件(或使用原则):

a:至少要有三笔;(缠论有规定)

b:中间那一笔的至高或至低价同时也是这三笔中的至高或至低价,这也就分别对应了顶分型和底分型;(缠论有规定)

c:顶、底分型都有着自己的范围,那么,预示着顶分型结束的标志是,下跌笔中有一笔跌破顶分型的三笔范围内的最低价;反之,预示着底分型结束的标志是,上升笔中有一笔升破了底分型三笔范围内的最高价。(缠论未提及,笔者首次提及)

上面的第三个条件在《缠论》中没有,为笔者重新提炼的。说简单点就是,分型是有自己的范围的;往往确定结束当前分型的标志是:升、跌笔破掉这个范围。这一点在实际看盘的研判和操作中起着巨大作用。

第三,《解缠论》对中枢的性质明确定义为中性,由此引申出与中枢密切相关的三类买卖点理论。这里的三类买卖点理论与缠师三类买卖点也是有区别的。笔者提炼出了三类买卖点的相对应性特征,此特征在我们实际操作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此点,在后面的《解缠论》的3大操作理论之三类买卖点理论一章中,有详细的图例解说,可作参考。——后面文中,还有更为具体的,关于《缠论》三类买卖点和笔者三类买卖点图解详解一文。

第四,关于背离理论,缠师称为背驰。缠师在整个108篇《缠论》文字中,屡次提及他的趋势背驰理论,偶尔提及下盘整背驰。在108篇开始几篇文章中,还有些不大认可盘整背驰的意思。不管怎样,仅有趋势背驰才会被缠师认同的。可是笔者以为,背离理论没有那么复杂,因为,只要我们搞清楚了买与卖的时机就可以了。既然只不过是买与卖的问题,那也就是说,只要弄清楚顶背离和底背离就可以了,不用理会什么趋势背驰或者盘整背驰了。

另外,笔者将背离理论进行十分简单地定义:将同向、相邻两段力度做比较,后者比前者的力度弱,就是背离。顶背离即卖点、做卖出,底背离即买点、做买入。

关于背离理论,后面的3大操作理论一文中,有具体的关于顶、底背离的图例详解,可以做具体参考。至于缠师的趋势背驰及盘整背驰图例,亦可参考后面文章。

第五,《解缠论》明确定义出了买卖点最佳时机,不仅仅是背离的发生,而且更要有分型的结合研判。亦即,实际运用之中,我们一定要将背离理论和分型结合研判,由此得出的买卖点最为安全和有效。二者需要配套使用、缺一不可。具体分解可参考后面文章。

第六,关于级别定位理论。《解缠论》明确地提炼出了实际操作中,三个与级别相关的运用原则:

原则一:某级别的买点一定对应该级别的卖点。亦即,在同一级别里,一个底分型必定对应一个顶分型。某级别的买点出现后,后面则要耐心等待它的卖点出现。

原则二:次级别的买卖点应当尊重大级别买卖点。亦即,在区间套理论基础之上,次级别方向最终是与大级别的方向趋同的。

原则三:完全可以利用次级别走势来判断大级别大买卖点。

具体解说亦可参考后面文章。

以上六点不同之处,足以令笔者的《解缠论》独创另一番天地。而且凡有用者,会感觉该理论更加地实用。至少肃清了内心中许多含糊不清、模凌两可的情况。当然,但凡用《解缠论》者,应学会灵活运用该理论去面对市场任何一种复杂的情况出现,绝不可以被理论自身所束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