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90后老杨
90后老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51
  • 关注人气:6,0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者大人 还是小P记者?

(2007-05-09 00:57:14)
标签:

公关

记者

策划

媒体

传播

分类: 公关营销
我的经验告诉我,上个月的新闻发布,又被一个“小P记者”给坑了——这对于一个公关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太难堪的事情,因为这样的事件在现有的公关环境下是不可避免的,真正从未遇到这样事件的公关人,只能说是运气较好罢了——而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或者说防止“被坑”,从而为自己的客户或者是所在的公司,节省一笔其实并非那么可观的“车马费”。
 
那么,回到标题的问题,要我们如何有一双公关的慧眼,来识别我们的“记者大人”,又或者根本就是个“小P记者”呢?
 
先不妨看看我们自己吧,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事件,怎样的新闻来让我们邀请我们的“记者大人”或者是“小P记者”来关注呢?我们要思考的关键,是新闻价值。这意味着,我们的公关首先要找到事件本身独有的新闻价值,不管它是一个产品发布、人事变动、财报披露,还是一个很小的产品版本更新,只要我们找到独有的视角,去解读出新闻价值的密码,那么,我们就能为之定位到合适的媒体,来有效地影响目标受众。
 
在这个过程中,不妨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用读者的眼光来看事件,发现这样的传播,对读者自己是否受用。
 
其次,则是与媒体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是体现公关人素质的专业之处。是的,找到合适的媒体,并将新闻价值展现给媒体,充分考虑到媒体的版面、专题,乃至背景事件可能对传播造成的影响,与媒体进行对等的意见交换,理解媒体的立场,这样才能达成传播的“和谐”——甚至给媒体以独特的可披露数据,来制造独有的新闻影响——当然,这是层次更为高级的公关境界。
 
请准确检查到这一时刻以上的每一步骤,是否都落实到位,是否都准确无误。因为,在上述的公关策划过程中,任何一点儿自我为主、本位主义的错位,都将成就一个容易被忽略,又难以自查出来的错误,其结果,都可能导致预期公关结果的不到位。
 
如果确认以上的步骤都在成熟、完备、可控的预期之下,你仍然遇到公关无果的情况,那么恭喜你——你又遇到了一位真真正正的“小P记者”!而遇到这样的事情,并非是最差的结果,因为你毕竟借此多了解媒体一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