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讨论笔录]Web2是一种思想 而不是一种技术

(2007-03-12 10:47:31)
分类: 互联网
由SEO和Traffic起题 与SK(http://yyzq303.spaces.live.com/)进行了一次Online对话 记录如下以便随时观察:

YYQ:关于traffic 以及SEO 是怎么看待的

SK: 我去GOOGLE大致看了一下,它们如果一定要划个界限的话,应该归并于1.0的产物。

一切冠上2.0后缀的.n都一定是以“整合”和“动员”为起点的,但这并不代表2.0概念的全部。2.0是一种思想而不是技术,为什么那么多人盯着2.0 这块蛋糕不敢下嘴?就是因为,能做得好2.0服务的一定不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应用,这恰恰是跟网盟之类的概念背道而驰的

EDU2.0的前身应该是E-learning,后者是用电子化的手段实现教育的目标,而EDU2.0是在电子化的基础上,用WEB2.0的工具和思想整合更多的资源(硬件、软件、人)达成any time,anywhere,anyone皆可,即全民教育的目标。

在这一点上似乎与国家扶持大学教育相违背,但实际上,我们有了速溶咖啡的同时还需要有咖啡店,我们有了网络歌曲下载的同时,还需要有歌剧院:)

YYQ:我的意思是,基于2.0时代的traffic、seo来如何认识,看待,以及如何操作。

而如果可能的话,我今晚给你发一个在三年前我做的提案,这其中我也提过EDU2.0的概念,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给你作为一点儿别的启发。

你的观点“2.0是思想不是技术”,在最早的一次,你给我的一个PPT中,我已经感觉到了,但是我仍然认为2.0的技术上与1.0时代有着很大的差别,网络结构,以及基于技术的架构实现方面有着迥然不同的技术语言。另外,我认为2.0已经开始下蛋了,蛋糕已经有人尝到了,一部分来自传统1.0时代的VC提前介入,一部分则是2.0独有的全新市场,这个市场价值如何评估,我暂时还没有具体的认识,欢迎继续探讨。

SK:有两点与你不同的认识

1、你所说的1.0与2.0的技术差别,“网络结构”

我想,你在这里指的“网络结构”应该是1.0的“网络时代”与2.0的“网格时代”,至于“网构”的概念我最近也在学习,无论什么样的名称,它们只是形而上的产物,无非是从哪个角度认识和开发网络资源,差别仅此而已,而2.0网站中普遍采用的P2P、IPTV、流媒体技术也并非这两年的新鲜事儿,事实上,早在十年前,P2P的雏形就已经问世了。而之所以现在才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还是因为网络应用上的需要,即“人”的因素在网络的这个时期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仅适用足球,也适用于网络。

2、2.0的蛋糕

我不大清楚你所指的蛋糕是什么,中国的2.0市场响当当的名号,我想你会说SINA的BLOG,会提到豆瓣。我们必须看到SINA只是借鸡生蛋,SINA 有巨大的1.0市场做为支撑,SINA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2.0产品(网站)。SINA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勇于吃这只螃蟹,而是他在这只煮得红彤彤的螃蟹身上又系了个蝴蝶结,他让它看起来很美。仅此而已。SINA的市场收入仍然以1.0时代的产品为主,从BLOG中赚钱了吗?没有。

再来说说“豆瓣”,在中国,在中国所有真正意义上的2.0产品中,只有他是赚钱的!他赚的第一笔是什么钱?“风投”!产品实现利润了吗?没有!维持豆瓣运营且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称做“角度”,更可以称作“态度”。它目前靠的是链接点击,当别的网站实现交易成功的时候返还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讲,你所提到的SEO也许可以在此思路上延伸一下。

我对2.0的认识还十分浅薄,我想我们都需要更多地猎取和观察,再讨论下去恐怕要贻笑大方了,网络上有大量的资料可供参考多说一句,我认为,dig的概念将是2.0时代的大赢家

YYQ: 1、你所说的1.0与2.0的技术差别,“网络结构”

我想,你在这里指的“网络结构”应该是1.0的“网络时代”与2.0的“网格时代”,至于“网构”的概念我最近也在学习,无论什么样的名称,它们只是形而上的产物,无非是从哪个角度认识和开发网络资源,差别仅此而已,而2.0网站中普遍采用的P2P、IPTV、流媒体技术也并非这两年的新鲜事儿,事实上,早在十年前,P2P的雏形就已经问世了。而之所以现在才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还是因为网络应用上的需要,即“人”的因素在网络的这个时期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仅适用足球,也适用于网络。

----
“网络时代”一词具有的单层意义,相信你已经领会。不过,俺讲的网络结构还是网络结构,我主要是针对网络构成、网络架构,来笼统定义的一个“网络结构”的概念,这其中,网络构成,会包含比如端点和端点之间的关系(用户)、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信息)、源和源之间的关系(网站),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正如新浪的名人刻薄,带来了新浪的巨大traffic,以及声誉;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是包括了1.0时代的基础信息,到2.0时代的垂直搜索技术对于 1.0时代的信息的再加工,重组打包,包括了将元素再包装的营销;源和源,则是站点和站点之间的关系,从原始的交换链接开始,到站点间的合作(MSN和北青传媒集团的内容合作),以及站点之间针对crawler之间的对话(Web2.0List类型网站),这样的源源关系,也是1.0时代的网络结构所没有的特征。这是我讲的网络结构,当然,网络结构还存在着更多全新特征,我暂时只想到了这两个方面。有没有更多对于结构的思考,还要看有没有火花。

2、2.0的蛋糕

我不大清楚你所指的蛋糕是什么,中国的2.0市场响当当的名号,我想你会说SINA的BLOG,会提到豆瓣。我们必须看到SINA只是借鸡生蛋,SINA 有巨大的1.0市场做为支撑,SINA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2.0产品(网站)。SINA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勇于吃这只螃蟹,而是他在这只煮得红彤彤的螃蟹身上又系了个蝴蝶结,他让它看起来很美。仅此而已。SINA的市场收入仍然以1.0时代的产品为主,从BLOG中赚钱了吗?没有。

再来说说“豆瓣”,在中国,在中国所有真正意义上的2.0产品中,只有他是赚钱的!他赚的第一笔是什么钱?“风投”!产品实现利润了吗?没有!维持豆瓣运营且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称做“角度”,更可以称作“态度”。它目前靠的是链接点击,当别的网站实现交易成功的时候返还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讲,你所提到的SEO也许可以在此思路上延伸一下。

---
2.0的蛋糕,肯定有一部分是1.0分羹过来的,但是其属性也是2.0名下的蛋糕,所以,我不反对讲VC是现在2.0蛋糕的一部分,但是,我想举例,利用源源对话,衍生的蛋糕也已经开始起步,即使简单的google adwards在2.0的traffic之下,也会变成可观的收入。这也是为什么一部分网站开始重视SEO起来,不过SEO我还没有过多认识。有人要笑的话,难道你隔山打牛点了他/她的穴位不成?

Sina也想在2.0的网站上,很美的网站上赚钱,但是sina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所以又缩回了贼心。事实上,2.0是需要态度,但是我想蛋糕不仅是dig的,还有更多的属于search engine!做什么赚钱,还要再想想后动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