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他就给他自由

(2009-03-18 15:10:48)
标签:

育儿/亲子

《爱和自由》

育儿

分类: 读万卷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最先接触的蒙氏教育是孙瑞雪的那本《捕捉儿童敏感期》,是朋友推荐并送给我的,上面全是事例大都是三岁以上孩子的,没有太大的启发。这个月初买来了《爱和自由》,成了每天晚上睡前的读物,还把有同感及产生共鸣的地方画了出来,比考试的书都看的认真。

    孙瑞雪是蒙氏教育的传播者,使我们这些父母了解到与传统教育不一样的教育理念。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尊重孩子、不指责训斥孩子,耐心的帮助孩子孩子建立起基本的秩序观念;蒙式教育所最需要的信心和耐心,信心在于相信儿童天性中的善,它认为一切恶来源于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发展的天性,天性的舒展会自然而然地指导儿童的发展。

    书中说,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给孩子爱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自由,让他们在自然的状态下发展。尊重孩子,尊重生命的自然历程,让孩子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给他选择的权利,学习生活技能的摸索的机会。对孩子有耐心,宽容孩子,谁也不是生下来什么都会的,允许孩子失败,允许孩子做错事。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据说,专注是科学家的品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什么都不用教,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自由的发展,让孩子感觉一切都是自然的,坦然的,他的生命就会愉快的茁壮成长。

    很羡慕这些幼儿园里的孩子,他们是自由的,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这些小时候受惯约束的人,突然没有约束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了。我们要帮助自己重新成长,先给自己爱和自由。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大部分源于童年的境遇,觉得这本书的意义不单在于对小朋友的教育,而且更在于认识自己的成长、创伤和缘由,由此来重新认识和更新自己,适当的调整自己,让自己减少童年的影响。

以下是我摘录的书中的句子,希望对你我有所帮助:

六岁前的儿童更喜欢看你做什么,而不是听你说什么。

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六岁前的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我们很难断定一个生气的人是在表达爱。

有些人因童年的原因在用其一生的精力维护自尊,并在矛盾中苦苦挣扎,一方面在不断维护自己的自尊,另一方面却又不断的伤害别人。

爱是孩子独立的前提,独立是孩子被爱的结果。

孩子拥有自己的自由,这个自由,是心灵的自由。

儿童对事物有一种“坚定的追求完美”的审美观。

一个正常的儿童,他应该是沉静而安详的。

爱儿童,能使儿童自立;爱儿童,能使儿童自尊;爱儿童,能使儿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探索精神。

儿童依靠吃为认识世界,在六岁以前,吃是他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给儿童的宽容一定要宽容到让他自己故意破坏一下,去感知对与错。

蒙特梭利说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观察者、环境保护者,而不是教儿童怎么做。

孩子的顺从几乎是无限的,而且无限的感人。

儿童通过自发的反复练习,能力被固定了,儿童就是这样固定和掌握自己的一切的。

我们知道,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国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如果你觉得处处险境,事事难办,总有人在算计你或阻挡你,你就会分心、沮丧,就没有办法把注意力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

自由,让孩子做他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是治疗神游的最好办法。

心理状态好才能迎接挑战,而迎接挑战需要勇气。心理状态好也能承受压力和挫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