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钱之魁——宋代九叠篆书“泉福元神”花钱
"泉府”,《辞源》有解:周代掌管财税的政府机构,是地官的属官,掌国家税收,收购市场上滞销商品。其与“元神”毫不相干。钱图上的“元神”一词,本来是迷信的人想象中与人生、命运相关的一种超自然力量。 我国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辰均采用干支记法。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位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位依次相配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辰,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干支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辰”(注:一干支时合今二小时)。后世算命先生所谓“八字儿”即是人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各该干支的组合。 南北朝末期至隋初,人们又将十二地支肖形为十二种动物形象,这十二种动物中,除“龙”是传说中的神物外,其余如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均是现实环境中的动物,每年以一种动物表为支肖,十二年一轮回,称为“一轮”或“一巡”,每一年所生之人便属当年的支肖。于是有属鼠、属牛、属虎……之谓也。而本属年份就是他(她)的“本命年”。迷信的人们相信他(她)们的“命”是由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神”在那里主宰着。每一种属相的人都有一个本属相“神”在那里掌管着。人自投胎到出生、成长、穷通、贵**以至衰老、死亡,无一不是他(她)们的“本命神”在那里操控和指挥。这个“神”就是“本命元神”或“本命星神”、“本命星官”之类(见图2、3、4、5)。这样的“本命神”共有六十位(六十干支组合数)。“六十”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从天干的“甲”配地支的“子”组为“甲子”开始,依次是“乙丑”、“丙寅”、“丁卯”顺序排下去,天干六次循环,地支五次循环之后又回到“甲子”的起始。所以有“六十还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之说。 崔先生文章中这枚钱图上的九叠篆文“本命元神”四字,笔者与《中国花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306图(见图6)仔细比对后,惊奇地发现:文章与该书用的竟是同一个图,据我多年作钱币拓片的经验可知,如果不是同一枚钱是拓不出完全一样的两张拓片的,此图与彼图竟无一丝差别!所描述的钱径4.8厘米也与该书中所用钱的直径一样,未知此钱实物属谁?当然《中国花钱》的编著者们也将此钱的篆文“本命”二字释成了“泉府”,疑崔先生用其图而袭其谬也。由此,我想说,学术就是学术,未知的归未知,眼力归眼力,科学和史实需要实事求是。 关于这枚“元神”钱的用途,崔先生文章中说“是一枚典型的贺寿压胜钱”,笔者非之。我在拙著《民俗钱图说》一书中有所考证:这类“本命元神”、“本命星神”、“本命星官”钱形物属生肖钱的一种。但不是为老人祝寿所用,是为小儿或青年男女佩身所用,有“辟邪”和预防早夭的取意。这类钱在佩身初生婴幼儿时,要由祖父母或德高望重的长辈以红丝线为其拴系。这类钱始铸当在宋代,但后世仿铸者不乏。直到清末、民国仍有仿铸。当今以牟利为目的而仿铸者尤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