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咸丰重宝“宝福一百.计重五两”特大型木雕钱样

标签:
转载 |
咸丰重宝“宝福一百.计重五两”特大型木雕钱样
酒中仙
http://s9/bmiddle/4e51c378t63483125bbe8
这枚咸丰重宝“宝福一百.计重五两”木雕特大型钱样是酒仙十数年前百八十元偶然得之,原是山东菏泽民间乡舍小童玩物矣。藏之高阁至今,多年未从考究。遍查诸谱无载录,媒体亦无发现也。因形体硕大,超乎常规,酒仙亦从未有将之视为钱币一族,权当清末或民初钱庄商铺门市招牌尔。
经实测数据:钱径24厘米,厚2.6厘米,穿廓宽7.3厘米,周长达77厘米,重???克。该钱面文楷书对读“咸丰重宝”,背文满“宝福”、汉“一百”、内嵌“计重五量”。钱文书法与普通流通行用大钱字体风格一致,点划结构,用刀苍劲,雄浑端丽,敦厚规整,木质细腻坚韧,雕刻精湛绝伦。钱样整体基本保存完好,只是“百”字头上“一”起笔处有稍许破损,磨划痕迹可见。也许因木亦风裂之故,钱样通体被后人涂抹了一层旧时民间乡村常用的墨漆,但字里划缝、轮际廓间磨损熟旧,包浆浑然,老感透彻,其容其貌其姿其态在手触目赏之间让人不免陡生岁月悲凉、百年沧桑也。
宝福局是满清一代福建省的铸钱局,清史载:咸丰三年(1853年)在北京户、工两局始铸大钱之时,远在东南沿海的福建宝福局也铸了大钱。时至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如火如荼,风起云涌,星活燎原般的蓬勃发展。闽浙总督王懿德在咸丰三年六月十八日折中奏称:闽省值军务紧急,经费不资,民用支之际”,“在籍绅士尚书廖鸿荃等呈请变通,以济时艰。”乃“仿照成法,从权办理,于局内添设两炉,鼓铸以一当十、一当二十、一当五十、一当一百各项大钱,与原设各炉鼓铸时钱,相间行用。并许民间缴铜赴局易钱,以资源源铸造。并筹议所铸各项大钱,当十者每枚重五钱,当二十者倍之,当五十、当百者如数递增。钱之现模一如旧式而加大焉。”福建先斩后奏的做法朝廷并未问罪,宝福局的做法恰好与朝廷为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筹款的意图不谋而合,朝廷不但不怪罪福建擅自开铸大钱,还下诏书褒奖福建省及时铸行大钱。在不受部颁样钱标准限制的情况下,福建钱局设计了多套不同款式的大钱。宝福局成丰大钱版别之多,形制之美,质量之优,钱型之大,不仅为全国30余成丰铸钱局之魁首,在中国历史古钱长河中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宝福局咸丰大钱重量超出部颁标准,所铸铜钱比较厚重,其当百大钱超过户、工部有的当五百、当千大钱,铸造质量也更加精工细作。已故国学钱币大师马定祥先生在其鸿篇巨著《咸丰泉汇》一书中批注说:一为背满文宝福、上下纪值、钱肉纪重之重宝钱,今见有一十.计重五钱、二十.计重一两、五十.二两五钱、一百.计重五两共四种,均不多见,尤以五十、一百更珍稀。酒仙泉缘不浅,如有幸所藏这枚“钱样”说成立,“宝福一百.计重五两”之木雕钱样当时清廷宝福钱局制作雕刻自是仅此一枚尔,岂不是珍上加珍了。
所谓“样钱”,也就是指钱币的样板、样本了,如钱样、试样、部颁样钱、呈样、大样、小样等等。当铸造新钱的指令下达后,钱局先用较软的材料,根据要求试刻新版钱币,以得到实物的感觉。一般选用象牙、优质木材、铅、锡等材料雕刻的钱币样板,是先于雕母的试样,“钱样”是样钱中的佼佼者,比雕母更为稀有。钱样不作为铸钱的范本,在形制方面同以后的雕母、母钱及流通钱有差异。因其数量比雕母更少,故而其珍贵程度、价值都是首屈一指的。因为遗世罕见,其价格自是非常昂贵了。泉学家邱思达先生在其《清代雕母钱》一文中指出:雕母钱,是进呈皇帝的钱样,经审核通过后,作为铸造母钱之用。我国自唐宋以来就采用翻砂法铸钱,每出新样,需由皇帝审批,看其书法、轮廓、径度、厚度是否合格,有时还由书法名家重新书写钱文,或是皇帝亲笔书写钱文,然后遍召全国雕刻高手刻制而成,要求钱文书法与原来书写的一点不走样,然后发付各地铸钱监(局)制范鼓铸。雕母钱实为铸钱设计的标本,故尽量作到精益求精。唐代的蜡样,宋代的牙样、木样,明代的锡样恐无传世的可能性,目前能见到的是宋代的铁母铜钱和清代的样钱、雕母钱。宋代的铁母钱迄今在陕甘一带发现不少,而清代的雕母,因是人工雕刻而成,一次只能刻一个,而属宫廷钱样,至为稀少,藏泉者平生能集到一两枚也足以傲世卓立了。
晚清至民国,收藏家对清代样钱还不太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钱谱也很少提到样钱。时至今日,雕母、母钱寥若晨星,样钱以其稀少、样大和做工工整、细致等因素,越来越为钱币爱好者所关注。“这枚钱,是我1986年到北京掏了666元买的。戴老师看过了,袁老师你再帮我看看。”持宝人拿出一枚碗口大的木质钱币送到了鉴定专家面前。2008年3月,曾有一持宝人所购藏的咸丰元宝木质呈样钱现身郑州鉴宝现场,据悉此木雕钱样径大如饼,直径达13.2厘米,内径1.8厘米,重114克。《河南商报》曾以“木钱不是钱,收藏价百万”“咸丰元宝镇库钱木样,世上独此一枚难以估价”为题进行了报道,商报鉴宝专家、中国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收藏协会钱币专业委员会会长袁银龙先生评说:持宝人带来的这枚木质钱币是清代咸丰元宝镇库木质呈样钱,是古代发行钱币之前雕刻的木质样钱,这些样钱会呈送御览,皇帝定夺之后就会照此样制成铜钱。这枚样钱,形制特别巨大,面值过高,属于开炉镇库类的,也就是纪念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开业用非流通使用的纪念币。此样钱为黄杨木质,因制作时仅此一枚,世上独一无二,而且不流通。因此,目前无法评估其市场价值。
酒仙所藏的这枚曾被乡童作为玩具的木雕钱样,其钱径厚重诸方面要比上述泉友的木雕钱样大约近倍,厚重也自是无可比的了。因酒仙对木材的鉴别能力有限,指甲掐之过硬无痕,搞不清楚是何木质也。穷究谱录,尽阅媒介,独其一而未见二也,誉为“钱中之王”应不为过吧。至于是何种性质?酒仙亦倾向于开炉镇库或志庆类用物——非流通的纪念币也。前日,网海弋航,博客冲浪,幸遇泉学家殷国清先生,兴奋余暇,想起此钱,便留言求教。殷先生与酒仙虽未曾谋面,但却是酒仙泉学启蒙的老师,十数年前涉足泉界蹒跚学步时就受其著书立文熏陶而获益非浅也。故,撰此小文,配图于博,是以为记。
[注:中原大地一冬无雪,今天却是细雨朦朦。因与殷先生约定将此木雕钱样发博求鉴,信不可失也。白天手头有活,忙于处理事务,无暇写文拍照,只好夜晚劳作了,特此致歉]
——2009年2月20日子夜于商丘.酒仙居草拟
http://s13/bmiddle/4e51c378t6352750424ec
http://s14/bmiddle/4e51c378t6352792d8d1d
http://s12/bmiddle/4e51c378t63527715e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