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有服务奉献精神的父母

标签:
安婷奉献服务父母成功育儿 |
分类: 安婷早教 |
09年8月6日(上周四),隐身的QQ突然收到一个验证消息:“中国城市出版社邀请您试阅家庭教育类新书”。
加了她以后,她说明目的:“您好!我是中国城市出版社的教育编辑XX,在腾讯育儿论坛上看了您阅读《父母改变,孩子改变》的感想,您对子女教育的独特见解很让我钦佩。
目前我正在责编一本新书叫做《有服务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我们也有一个类似的写感想赠书的活动,希望能邀请您参加。
这本书讲述了韩国首席妈妈的教育事迹,对中国家长很有启发。我们十分希望听到来自中国父母的声音。
如果您愿意的话,我会将试阅稿传给您,希望您写下自己的体会,我们会把这些感想附在书的扉页,并向您赠送样书。”
不管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还是单位的一员又或者是家庭的一员,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有服务、奉献的精神,当然付出并不是单单为了回报,而是心甘情愿的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转换到家庭角色里,作为父母肯定是需要无私奉献和付出的。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必须全职来照顾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放弃自己的工作或者时间不去跟自己原有圈子里的朋友约会,而是单纯的跟孩子在一起,那样的付出也许是盲目的吧。
在我看来,并不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你对孩子付出的爱就多,时间和爱的多少并不一定是成正比的。就拿我这个周末妈妈来说吧,从1岁1个多月开始爷爷奶奶坚持把女儿带到他们那边不跟我们一起住以后,由于工作关系,我只能每周末的2天跟女儿在一起,但是我对她的爱和付出并不比有些天天跟宝贝儿在一起的人少。相反,我对她的付出很多人都比不了。
我在平时的5天里会把心思花她的博客上http://blog.sina.com.cn/sprinnady,记录她的成长点滴,整理每周末的新照片,并花些时间来思考教育问题。虽然随着女儿一天天懂事起来,我也想也应该天天下班陪在她身边,给她讲作业,多花些时间来亲自教育她了,但是目前现实情况暂时不允许,也许还得等1年左右吧,我也期待这一天尽快到来。毕竟孩子慢慢长大,需要父母随时在身边。
但是我想说我这样的周末妈妈是比较成功的。我既没有丢掉我的工作,迷失在女儿的生活里,也丝毫没有减少对女儿的爱,反而培养了女儿独立的性格。她比同龄的许多孩子都要独立,遇到很多事情她愿意自己动手去做,而不要家长的帮助。相反有时候我们想主动帮她,她还会反抗,有时候甚至会发火。我喜欢她这样的表现,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娇生惯养。
我想如果当初我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做了全职妈妈,天天跟女儿腻在一起,被套在女儿的生活琐事里,我也缺少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圈,迷失了自己。也许那样的妈妈并不是女儿心目中的模范妈妈,而女儿也许还没有现在那么独立,这一点我是很欣慰的。
我觉得作为父母,有时要放弃一些东西,做一个无私的奉献者,但是首先自己在各方面得独立。而这种放弃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必须在权衡对孩子的利弊后,选择怎么放弃法才能减少到最小的损失,对她的教育最大成功话。
我同意事事不能都强迫孩子,以家长的意志或者想法来单方面的要求他们。作为家长我们只能起引导作用,尽量给他们创造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能自我感觉到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因此即使女儿现在才3岁,平时只要不是特别危险,原则性的事情,我都会放手让她去做,总有一天,他们自己也会在没有父母的庇护下展翅高飞翱翔的,何不现在就慢慢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体会呢。
比如说我现在已经看出来她很喜欢音乐,舞蹈,看书,学英语,那我会在这些方面特别注重培养她,而不是强迫她去学大家都想学的钢琴。我坚信学习是基于爱好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的。现在我也不打算让她去兴趣班,我觉得才3岁的孩子现在幼儿园已经每天有作业布置回家做了,如果还让她把仅剩的一点业余时间花在强制性的学习班里,实在有些不合理。趁现在幼儿园压力还不是特别大,能把基本的知识学到,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他们能学会在自己的小环境里面,怎么跟其他小朋友相处,怎么化解跟小朋友之间的打闹,怎样培养跟小朋友之间的感情,这些都需要他们自己去做的。也许他们自己在相处过程中就能学会怎样去做一个奉献者,爱帮助别人的人,那就够了。我也相信品德比才华更重要。
我知道家长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力是特别重要特别大的,因此严格要求自己、做好了自己也就等于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孩子自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自己是一个做事先考虑别人、乐于奉献帮助别人、为他人着想的人,我自然希望我的孩子能成为一个具有奉献精神和好品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