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最大的忌讳:眼里没人,心里没数
(2013-07-12 10:43:58)一位非常年轻的80后总经理班子里的几位副手,与他产生了直接而激烈的语言冲突。起因看似很小儿科:总经理临时召集一个碰头会,发现一位副总没在公司,于是当着众人打电话询问对方在哪里,为什么不能来开会。没想到对方情绪失控,暴跳如雷地撂了电话。这位倒霉的总经理震惊之余,发现其他几位班子成员也以很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沉默片刻后,大家开始情绪激动、滔滔不绝地倾泻对他管理方式的各种不满和怨气,常务副总甚至代表其他人总结陈词一番。
万箭穿心,这位总经理最后几乎是逃离了会议室,逃离了公司。他很困惑:为什么?他们这是怎么了?不就是一个电话吗?!
长期以来,他本人如果不在公司办公,是不需要告诉其他人的。不仅不需要,他甚至还有意为之,认为一把手的行程自有神秘之处,而且,他在外时,经常不接听或者回复公司其他人的电话、短信。过去一年来,他从未在非正式场合与他的班子成员有任何一对一的深度交谈。他的班子成员中,除了一位新招聘的同龄人之外,其他人的年龄都比他年长十岁以上。他是在前一年由公司董事长火线提拔的。他这次召集的会议是一个临时的事务性碰头会。他在这个惹事儿的电话中没有询问对方“在做什么”或者“是否方便”,而是直接问“你在哪儿呢”? 以上种种,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属于典型的“眼里没人”型管理者。眼里没人,当然心中没数。
深度剖析:
就上述这位80后总经理来说,这公司董事长挺“二”的。把一个看似有前途的年轻人扔到角斗场,却不教给他角斗的技术,这无异于让他去送死。这场冲突的真正原因在于:一斤“资历尚浅不能服众”的主料,加上长时间“眼里没人缺乏关注”的腌制,并以“严于待人宽以律己”的工作风格作为辅料,用“态度生硬不够尊重”调味,最终迎来这一场情理之中的大火爆炒。作为一名管理者,最可怕的状态就是:你对于下属的状态一无所知。就好比领军出征上阵杀敌,将军不知道哪员大将思乡心切,不知道哪位下属有可能马失前蹄,不知道哪条防线最为薄弱,甚至不知道背后有没有冷箭。当然,你也不会知道哪个阵形最有杀伤力,因为,一旦你“眼里没人”,那么,你身边的所有人都会自动调成同一个频道,这个有趣的栏目叫做:“偏不告诉你!”
这位总经理应该尽快返回公司正常办公,每消失一分钟,他人的不屑就会增加一分。说到底,死法有很多种,“ 吓破了胆 ”是最难看的一种。 同时务必认识到, 假装没发生过也是不行的, 因为所有人都已经搬着小板 凳前排就座,等着看他的善后办法,说不定他在外流浪的这一天里,上至董事长、下至小部长都已经知道了这出年度大戏。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从“眼里没人”强行调整到“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性为本、以人心为本, 每一件事都要先行分离出 其中的人性 人心因素 —— 以人性为本, 就是要明白 人性 中的 种种弱点,诸如贪、 嗔、痴;以人心为本,就是要明白“人心向善”和“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一基本原理,将心比心,以心交心。以此为基础,从常务副总开始,与每个人单独深度会谈两个小时,不必谈前一天的戏码,就请对方谈谈对公司现状的认识,并给自己提点意见和建议,真诚地发问,充分地倾听。并且,从即日起,每个月,都要开展这样的深度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