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才是未来!
(2011-06-12 20:42:31)
标签:
亚洲宋体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群二级城市财经 |
分类: 钰解商道《红色境界》 |
在未来15年中,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的特大城市将只占到全球GDP增长的1/3。二级城市将日益掌握主导权。到2025年,大约230个目前尚未包括在按GDP排名的前600个中心城市之中的“中量级”城市,将会跻身该榜单。人口为15万~500万的小、中型城市将具有最快的增长速度。在不同的中等城市,其增长机会、消费状况、消费者态度、品牌忠诚度和市场动态都迥然不同。对于许多西方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因为这种地域多样性随处可见。例如,对于那些为退休老人提供服务的企业来说,美国的“阳光地带”可能是一个盈利中心,而欧洲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在不同的经济体采用完全不同的业务方式。
虽然企业要真正了解这些城市群仍然面临挑战,但与各个单独的城市相比,这些城市群至少要更容易了解一些,因为这些城市群显示出构成它们的中等城市的一些共同特点。例如,上海的大型商场密度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群的8倍。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相比,辽河流域中南部地区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要高2倍,口碑效应对他们购买行为的影响力要大4倍。
所有这些趋势都开始为希望进入二级城市的企业指明了前进方向。首先,必须明白,只是任意选择一个城市是不行的。管理者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企业的城市或城市群。其次,要知道,你通过在一个国家最大的城市运营而获得的关于该国的见解和知识,可能并不适用于这个二级城市。业务规划人员通常必须开始策划比较新颖的业务,了解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
企业需要把城市作为自己战略思维的核心部分——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企业的战略专家对亚洲快速变化的城市格局的深入了解,将成为他们利用这种增长机会的能力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