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企业为何要营造小公司的管理氛围?引入小企业的管理思维?让无数伟大的企业如此的垂青呢?那是有原因的。
1,小公司有更好的沟通。每个企业都有小的时候,这曾经是每一个公司都具有的好品质,但是随着发展,我们总是拿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骗自己,结果忘记了这曾经的帮助过我们快速发展的好品质。小公司没有官僚体制的啰里啰唆,更因为人比较少,通常也更能认识和了解彼此。
2,小公司的行动速度快。他们清楚在市场上犹豫不决的代价,自然不会慢慢腾腾。时间就是效益,那可是关系到每一个人,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3,小公司里有较少的层级和粉饰,大家都进了澡堂子,领导人的表现和员工的表现都清清楚楚地显露出来,他们的表现和影响,大家都很清楚。
4,小公司浪费比较少,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穷无尽的审查、认可、审批、打通关节及文件上。好钢用在刀刃上,他们首先做最必要的事,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能不干就不干。他们可以自由的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用在市场上,而不是和官僚体制对抗。
5,小公司单纯透彻,我喜欢他的简单行事的风格,喜欢他的所谓不按常理出牌的不正规。
6,小公司中充满了创业的激情,他们嘲笑官僚主义的笨拙和低效。人们总能够在小公司中发现一些绝妙的好主意,别管这些主义的来源何处。
7,小公司中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公司的管理和决策中去。
8,小公司的奖惩则完全根据对于公司的贡献,他们不管你现在是老总还是副总,不管你现在是首席专家还是高级职称,他们看的只是有没有贡献,他们评选的是年度最佳贡献奖。
9,小公司中的每一个人都总是还有远大的的梦想,为自己设计高不可攀的目标,那种小幅度的增长和进步根本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有一次同hay
group的陈总沟通,他也一样喜欢小公司,他喜欢小公司流畅的沟通和交流方式。在小公司中人们能够简单、直白,充满激情的讨论问题,而不像大公司中一堆堆咬文嚼字的纪要和报告。很多晦涩的词句常常出现在大公司的报告里,而那些“限于礼貌”而羞于“直面世人”的“小心眼”、小花招却往往容易出自大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之手。反之,小公司中的每个人都十分贴近客户,对客户的喜好和需要一清二楚,这是因为客户的认可和否定对于小公司的命运来说太重要了,它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命运,即能够帮助今天的小公司成为明天的大公司,也能够让今天的大公司彻底失去明天。
当然大规模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正是我们的巨大规模,使得我们能够投入上百亿的资金来研制快堆,新一代的聚变反应以及中试场,三代核电技术,四代核电技术等等——这些产品都是需要多年的投资才能够开始收回成本。
因为规模大,所以我们能够在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中屹立,也因为足够大我们才能够大手笔的投入经费,研制新的产品,也是因为够大,我们才可能有能力每年投入大量的钱培养我们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其实目前这方面我们做的很很不好,水平虽然同以前有了点儿提升,但同很多优秀企业相比整体还差很远,至少落后两代)。这些都是我们大企业的优势,是我们参与竞争的优势,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国际市场看,正是因为够大
,所以我们才能够与世界上最优秀的公司或者最大的公司,国家结为同盟,并能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投资,如巴基斯坦,尼日尔等。还是因为够大,我们才能够拿出几十亿,长期从事那些满足未来需要的产品开发和关系国计民生,安全发展的项目。
但是,企业如果仅在规模上具有优势,那么它就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全球残酷竞争了,大公司必须具备小公司的灵魂。我希望集团能够避免作为一家大公司所存在的内在的缺陷。大公司有着变成充满官僚气的废墟的趋势,他们前进得太慢了,考虑问题过于迟钝,而且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过于缓慢。
我明白,试图将一家被繁文缛节所阻碍的公司建成一家灵活、
充满竞争力的企业就好像穿这水泥做的鞋子想跑赢一场比赛一样,困难重重、希望渺茫。不过,为了让员工们聚精会神关注市场管理和客户关系处理上,我们就应该努力不使员工为官僚作风所累,这种官僚作风对于一个拥有千百亿资产,从国家部委转型而来的巨兽来说常常是难免的。然而,我们不得不告诫自己:不要让大公司所拥有的特点阻塞了你的前行的道路,淹没你、压垮你,就好像那个人穿水泥鞋子跑步的人。尽可能的将小公司的思想灌输到你的大企业躯体之中去吧——这样我们就会拥有两个不同世界中的最好的东西。
其实这并不矛盾,只不过是在提醒大家,公司在成长变大的过程中,一定不要丢掉诸多优点,更不要让大公司的劣根性把自己击垮和吞噬。成长,变大是完全正确的事情,应该那样去做,但是让我们的大公司更应该按上一个小公司的灵魂,很高兴集团的高层领导懂得这一点,这是一个大公司很值得庆幸的地方。
构建小公司一般的组织结构,铲除公司中不能够带来附加价值的管理层级,并取消那些找不到存在价值的部门经理的职位。再造企业,把那些有碍公司快速行动的管理层级、边界和壁垒的审批程序等等,统统彻底清除。仔细为公司把脉,巩固该巩固的\培育该培育的,抛弃该抛弃的.
真正的敏捷的大型组织,必然能够屹立商界,长盛不衰。千万不要误以为大公司不可以像小公司那样快速行动,3M、google、通用电气、苹果等等这些伟大的公司们都是例子。我们要坚定信念一定能够把小公司的激情和非正规的快速行事作风灌输到中国核工业集团的灵魂中来,我们只要认真地做,就一定能够成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