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世界名校留学谈《毓杰论》 |
本来是说的28号,可没想到,他们23号就来了,也许是为了尊重中国学生过新年吧。昨天晚上,按照先前的约定,来到了位于亮马和大厦,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中心,由于堵车,有一点迟到。
从牛津来的共有三位教授,一位是理科方面的,peter,去年我们曾经见过;一位是john
knight,去年来过北京师范大学,做过大概3到4个lecture,我参加过2个,讲的是有关幸福经济学的事情,当他发现我是来自北师大的时候,分外的亲切,建议我不要固定选择social,选择经济学也未尝不可,并答应可以推荐书籍给我看,当时感到了作为一流大学的幸福,因为在不经意的讲座间,就可能为以后的道路埋下伏笔。还有一位是来自于牛津大学的法学教授。很严肃,没有微笑。
教授们穿着考究,一幅贵族形象,各个一口标准流利的皇室英语。
昨天自我感觉表现差强人意,不过自己不满意。看到基本每一个人都春风满面,心里有点犯嘀咕,现在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在使馆文教处,看了英国大学的宣传片,还有美国harvard和yale的宣传品,更加坚定留学的决心,感觉希望永远存在,而且是那么的接近。
后一篇:写给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