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钰杰文选》 |
我的爱
文/沙摩魅晷
网球,英文名:tennis。与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并称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
网球,起源于12-13世纪的法国。
据说当时法国有一帮传教士,闲得太无聊了,他们就变着法子的玩,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用手掌击球的游戏。方法是在空地上两人隔一条绳子,用手掌将布包着头发制成的球打来打去。可有谁知道,就这样,就有了今天的网球。14世纪中叶,这种供贵族消遣的室内运动从法国传入英国,16-17世纪成为英法宫廷从事网球活动的兴盛时期。同时,因平民无缘涉足,网球被称为“贵族运动”。其实,网球也同其他的运动一样,为了供人类消遣来到了世界上。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享乐的贵族们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网球,传到英国后,不但服水土,而且还生了根发了芽。
1873年,英国人M.温菲尔德把早期的网球打法改进;1874又进一步确定了场地大小和网的高低;1875年,英国板球俱乐部制定了网球比赛规则;1877年7月由全英板球俱乐部在温布尔顿举办了第一届草地网球赛,后来这个组织把网球场地改为长方形( 23.77米*8.23米),每局采用15、30、40等记分法,球网的高度为99厘米;1884年,由英国伦敦玛丽勒本板球俱乐部把球网高度改为91.40厘米。
革命运动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网球运动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冲出宫廷,走向了社会。1912年3月1日,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12国的网协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成立了国际网球联合会,总部设在伦敦。中国人民历来勤劳,只知道老老实实劳动,不愿和外面太多接触,1980年才加入网球协会。
网球,也非容易玩儿的game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还真吓一跳,这里面还有大学问呢,知道为什么要用15分制吗?原来用15分为记分法始于15世纪,它是参照天文学中的六分仪而来。六分仪与1/6个圆一样共有60度,每度分为60分。当时网球比赛每局有4分,4个15分为一度,4个15度构成1/6的圆,采用15为基数来计算每一球的得失。至于45改成40是为了报分发音简便的原因。最初每盘为4局,每局4分。到17世纪初改为每盘6局。规则就让一般人更头疼了,这里就不再一一道来了。
对喜欢打网球的人来说,网球场是一块充满挑战的乐土,试想,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空气新鲜;悦目场地、绿球穿梭、怦怦作响。网球场称为为无数陌生的朋友友谊的起点,绿色的小球充当着交流的使者。在那一片神圣的“疆域”里,人们尊重网球场上的一切人与物,它包括尊重对手、观众、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包括尊重球网、网柱、球拍、球等等。球员品行的优劣是烘托球场气氛的一个因素,也是球员个人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球员行为粗鲁、不懂得尊重他人、他物,那么再高明的球技也不会带赢得赞誉。
网球,英雄的圣殿
当岁月的风尘吹尽人世的狂沙,时间的河流冲刷掉世俗的浮尘,还有多少记忆能长留于人间,但大浪淘沙过后,依旧会有经典的瞬间留在心底,人们叫它永恒。就在那方“疆域”,四方的球场里走出过无数的绅士,他们中的代表们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就让我们再次把他们,20世纪里最伟大的网球斗士们的名字写下,表达后来者深深的敬意。
罗德.莱弗,比乐.蒂尔顿,伊.埃默森,肯.罗斯瓦尔,杰克.克莱美尔,纽康姆,比约博格,康纳斯,麦肯罗,伦德尔,澳网冠军2次,韦兰德,埃德博格,澳网冠军2次,温网冠军2次,美网冠军2次,大师杯冠军1次,1990、1991年连续两年年终世界排名第一。贝克尔,澳网冠军2次,温网冠军3次,美网冠军1次,大满贯杯冠军1次,大师杯冠军3次。皮特.桑普拉斯:澳网冠军2次,温网冠军7次,美网冠军5次,大满贯杯冠军2次,大师杯冠军5次,1993年到1998年连续六年年终世界排名第一。阿加西,澳网冠军4次,法网冠军1次,温网冠军1次,美网冠军2次,大师杯冠军1次,1999年年终世界排名第一。
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有多少英俊少年在那片天空中成长,有多少年轻人在那片国度加冕,然而,再神勇的斗士也跑不过飞速流转的时间,有多少人来过,又有多少人离开,带着心酸荣辱,带着欢笑泪水,带着儿时的希望与梦想。在这座方方的城中,上演着一个个王朝的起起落落,然而就如没有永恒的王者一样,球场上没有永远的王朝。网球上也有我们中国人的王朝,在那一天,一个17岁的中国小伙来到了城前,国王陛下,君临城下!张德培,他用自己的行动来捍卫了黄皮肤人的尊严。成就不会被尘封,辉煌会永远写在蓝天。让我们用他们的傲人功绩为他们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