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保研考研专题 |
姚震宇
学校专业:武汉大学数院金融数学专业;专业排名:1/34;英语水平:四六级均500
,有GT成绩,但不高;实习经历:国内top3券商总部投资银行部暑期实习;获奖经历:国家奖学金、美赛H奖及一些校内奖项
君子强学而力行——记清北复交金融保研经历
本文旨在介绍我在参加国内金融类硕士项目的保研(夏令营)一些经验及对金融行业的一点理解。我也愿尽力帮助追逐理想的学弟学妹们。
1
申请及参营
申请项目
北京大学CCER学硕项目、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金融专硕mini营武汉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专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金融专硕金工方向)、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新国立双硕士,此项目夏令营结束时选专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专硕北京班-9月推免)、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金融专硕-9月推免)
入营(包括9月推免)
上交高金(金融专硕mini营武汉站)、北大经院(金融专硕)、复旦管院(金融专硕金工方向)、北大汇丰(新国立双硕士,此项目夏令营结束时选专业)、清华经管(金融专硕北京班-9月推免)、北大数院(金融专硕-9月推免)
录取情况
复旦管院(金融专硕)、北大汇丰(新国立双硕士)、北大数院(金融专硕)
生活中的姚震宇
一些建议
金融硕士项目可以说是保研过程中最热门的项目了,申请者中不仅有本专业的优秀学生,更有大量跨专业申请者,竞争非常激烈,因而数院申请金融项目的同学要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同时弥补金融方面的劣势。
在材料准备方面,由于各院校开设的项目很多,在选校过程中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经历,做好规划,把自己心仪的项目都列出来,明确哪些项目用来保底,哪些用来冲刺。有些项目是分批滚动录取的,如清华经管和北大光华,因而有必要列好每个项目的截止时间,做好投递材料的规划,有时候老师可能比较忙,就要提前和老师打好招呼签写推荐信,尽量不要拖到截止日期。至于申请材料的重要性,根据个人经验,本科院校和个人排名是最重要的,其他如英语能力强、好的实习经历也会加分。申请的时候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多申请几个项目,参营的选择要做好时间规划,很多项目的夏令营时间是重合的,有些需要做取舍,项目取舍可以根据难易程度以及个人对项目的心仪程度。如以上提到的上交高金、北大CCER、光华金融专硕,难度非常高,如把握不足且恰好有时间冲突,可以适当放弃。把这些提前规划好,就能做到有条不紊,留出时间准备夏令营。
另外,上海的院校普遍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重视英语表达能力。笔试和面试过程中一定要争取好好表现,因为录取后还涉及奖学金的问题,清北复交金融硕士项目一般都是十几万的学费,同时奖学金给的比例也很高,在夏令营评测中排名靠前会拿到全奖或半奖的资格。
尽管竞争者很多,但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拿到心仪offer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一旦夏令营结果不理想,过后还有9月推免,每次的机会都要充分把握。
2
参营经验
上交高金(金融专硕mini营武汉站)
交大SAIF的金融硕士项目名气很大,全英文教学,录取的同学大多出身清北复交的本科,竞争难度比较大。15年高金提前开设了几个mini营,有北京站,上海站,武汉站等。武汉站开在5月份,地点在光谷附近的一家酒店,mini营是直接面试,全程英文,形式是4人群面,一共分两轮。当时我由于不充分,第一轮便被淘汰,因此只介绍第一轮的情况。
高金的面试非常正式合理且高大上,三位老师会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均为标准美式口音。一位老师负责问个人经历,一位老师负责问专业问题,还有一位老师补充问问题。首先是统一的自我介绍,4位同学轮流说,然后第一位老师问了我实习过程中最exciting的经历,第二位老师直接问:你了解complex
function么?(由于当时没修这门课,所以特别尴尬地说了no);然后提出了一个有关probability的实际问题,最后还问了一个real
analysis的基本问题(印象中是talk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ebesgue Integral and Riemann
Integral),第三位老师补充地问了谈谈个人的缺点等问题。
由于高金金融专硕是我参加的第一个项目且表现不是很好,因此后面的时间着重准备了英文表达和专业课知识等方面。这里也建议想要竞争高金硕士项目的学弟学妹们,英文底子一定要强且能够用英文熟练表达学过的专业知识,高金不会刻意地提问金融知识,而是根据每个人的专业问相应的问题,旨在检测本科所学是否扎实,英语能力是否突出,这两点也是作为未来金融从业者的基本素质。
北大经院(金融专硕)
北大经院是在7月份开设的夏令营,所有专业硕士项目和硕博连读项目同时进行,一共4天左右,京外的同学住在上地那边的宾馆,每天坐班车去北大。第一天安排听几位老师的讲座,第二天笔试,主要考中级微观和中级宏观经济学,会涉及博弈论等数院同学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硕士和硕博连读考察的内容不同,面试也是。第三天面试,经院的面试风格偏传统,单面,中英都有,面试官是4-5位老师,面试官全程不说话,进去后会拿到两张字条,第一张上面有两个中文题,第一个是有关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第二个是给了一段故事陈述,谈谈自己的理解,大致寓意是15年股市的变动。之后第二张小字条是给了一段英文材料,朗读且翻译,内容是关于反垄断法的,有些专业词汇比较难。除了考察环节,还会有晚会、学生校友交流和名家辩论等活动,也是放松的机会,名家辩论比较精彩,由几个知名的经济学家辩论热点问题,不论是听讲座还是参加学术活动,多多发言会给面试官留下印象。
北大经院总体来说是个偏经济学研究的地方,感觉不像商学院那么注重职业发展。经院的录取模式是本院和其他院系和院校分开录取,非北大经院和其他院校的同学大概是60多人录取10人左右(时隔一年,只记得大致情况)。且考察方式不会照顾转专业的同学,因此想拿到经院offer的同学,必须做好经济金融知识的准备。
复旦管院(金融专硕)
复旦管院是近几年发展来的商学院,硕士全英文教学,金融硕士项目分财务管理方向和金融工程方向,硕士项目还有和伦敦商学院、意大利博科尼商学院合作的DDIM和GMIM国际商务硕士,均在一起笔试面试,考察模式类似高金。
管院夏令营为期3天,沪外同学住在上财旁边的宾馆,离学校比较近,每天可以步行到管院。第一天比较轻松,有拍集体照、校友讲座、项目介绍等环节;第二天开始笔试,笔试考数学和英语,数学涉及经管专业的高数线代概率常微分等内容,题型都比较基础,对数院同学来说不难,英语考填空和阅读,填空词汇大概GMAT难度,阅读是托福TPO,总体来说笔试不是很难,数学基础牢固,英语读写水平突出的同学可以轻松应对。第三天是面试,全英文小组面试,4人一组,6-7个面试官。最开始会给一个咨询类的case,然后小组讨论,问问题。我的组员英文都非常强,一个中财的姑娘托福110,还有个川大的姑娘一口流利的英语直接做了leader。我们组的case是说一个污染企业,作为一个不相关部门的员工,如何向管理层反映等问题。问完了case的问题会根据简历向个人提问,一位老师问了大学中最喜欢的课程,另一位老师让我说一下中心极限定理。
管院的面试官相对nice一些,没有高金那种特别紧张的感觉。除了考察环节,管院也充分展示了其壕的一面,管吃管住管机票,最后一天晚上还安排在陆家嘴聚餐。企业家们的讲座是不间断的,并且都是管院的校友回来讲,其中有麦肯锡大中华区HR、券商、PE、VC等机构的管理层,听过讲座受益匪浅。并且管院有特别介绍职业发展中心,确实让人感觉到用心为学生铺好以后的职业道路。本人比较喜欢这里,并且考虑到管院在金融界的人脉资源,最终也选择了这里,也欢迎学弟学妹们来这里读书。
生活中的姚震宇
北大汇丰(全国大学生金融经济论坛)
汇丰商学院地处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南国燕园),也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商学院,相比其他几个学院有自己的特色,老师基本都是外国人(不会说中文),有海闻老师等经济学家,硕士项目全英文教学,并且三年制。夏令营考察模式最为独特,需要提前准备英文论文PPT,然后做英文presentation,老师们问问题。
本人presentation做的是一个时间序列的实证,一位意大利老师主要问了数据含义上的关系和经济逻辑上的关系不一致怎么办,也就是指出了论文的不足,其他老师问了我一些数据来源、检验方法和一些个人今后规划的问题。难度总体不大,但要求口语表达流利。由于汇丰招生人数很多,所以能够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只要不是表现太差都会被录取。
面试过后会进行选专业,汇丰有和香港和新加坡合作的双硕士项目,项目间细分差别不大,是大经济,大金融,大管理方向的培养模式。
汇丰的营给人感觉是最棒的,大家有充分的时间相互认识,一起参加活动,演节目,同学间的凝聚力很强。营中也不乏高质量的讲座和聚餐,大学城四面环山,是个学习的好地方,对想去深圳发展的同学是个好去处。准备汇丰的营建议提前做好论文,然后做好presentation用的PPT和演讲词,论文不一定要多么高深,但做的东西一定要有价值,建议做一些热点问题的实证分析。
清华经管(金融专硕北京班-9月推免)
清华经管的录取模式是分批面试,滚动录取,9月也就是最后一批。经管的金融硕士分北京班和深圳班,北京班难度很大,深圳班相对容易进。
由于清华规定有超过319分的GRE成绩可以免掉笔试,所以我9月去清华就是直接面试,5个面试官,面试比较轻松,基本中文,问了实习相关的问题、对国内量化的看法、个人经历、个人优劣势等问题,更像是在和老师们聊天,同去的同学也不多,因为当时大家基本都有offer了。最后北京班也没录上,由于个人不想去深圳班,便没有考虑经管。
有意向清华经管的同学可以考虑深圳班(北京班很难进),只是经管的老师都是飞到深圳集中上课,可能效果会差一些,但清华经管的牌子、人脉会对金融业就业有很大帮助。
北大数院(金融专硕-9月推免)
北大数院的金融专硕项目是金融数学系的,规模很小,有几个老师都是搞精算的,学术水平都很高。只有9月推免招生,难度不大,只有一个面试,全中文,风格跟经管院系的面试不同,和数学类专业的面试一致。
系里的7位老师都去做面试官,首先是自我介绍,然后对修过的课程问了问,让板书证明大数定律(最基本的那种),之后又让推导了一下极大似然估计,都是考察基础知识的,然后就是聊天模式了,问修过的金融类课程,又问了下投资学里资产定价公式及参数含义,之后聊了聊已经被哪些项目录取了等等,气氛很轻松,最后老师极力推荐来北大数院读书,也是萌萌哒。
如果想继续深造数学,建议去北大数院。而想去金融行业发展,还是建议去经管类院系,金融行业是个注重人脉和资源的行业,数学院在这方面略显不足,因而本人也没有选择这里。
3
个人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由于本人接触很多经管专业的同学和在业界中有一些实习经验,这里说说对想今后从事金融行业的数学人的一些建议。在数院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学好数学,以后转金融容易。其实不完全对,做一名优秀的金融从业者,单单学好数学是不够的。数院的同学在逻辑思维和缜密性方面比较突出,会更适合如量化、精算一类的工作,这都是硬实力的方面,也是优势,然而普遍数学人的劣势在于一些软实力方面,如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尽管越来越多的数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金融中,但其本质是生意,而不是技术,便要求从业者有更高的EQ以积累更广的人脉,更多的资源,才会产生更多的价值。建议学弟学妹们重视软实力的培养,让人生的价值更上一层楼。
天道酬勤,愿踏实奋斗的人都有好的结果。